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制定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总体规划及分步实施计划; 2.具体组织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3.认真组织开展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4.负责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标准,指导申报文本修改,进行科学的基础认定;5.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对普查成果和代表作名录进行综合分析,对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炼研究课题,组织课题申报工作;6.建立专业化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联络机制,开展资源在地区间的横向交流,挖掘资源优势;7.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渠道,深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宣传工作;8.负责对全州基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9.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并报告工作计划和实施情况。10.负责落实好《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及单项项目方案编制、实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11.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争取非遗保护经费,争取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确保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开展迪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调研与资料收集保存工作。一年来,多次组织非遗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参加各县市及乡镇组织的非遗活动,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以照片、录像、文字形式进行系统记录等。
2.注重交流,加强沟通。非遗名录是因传承人的存在而存在,在我州非遗工作开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与传承人保持紧密的联系,落实好对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的保护,除了给予代表性传承人资助和提供必要的传承条件外,还包括后继有人的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团体,予以尊重、善待,鼓励他们发展民间艺术,培养、造就特色人才。
3.积极开展数据库运行维护,由于数据库维护有较强的专业性,我中心通过社会购买,让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专门进行数据库维护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末实迪庆州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6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提前退休1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0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收入合计436.7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36.77万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25.35万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年底实有人数较上一年增加1人,人员工资及各项经费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支出合计515.2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7.43万元,占总支出的36.38%;项目支出327.80万元,占总支出的63.62%;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万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1.39万元,主要原因是2019年及2020年支出基本无变化,基本持平。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87.43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2.71万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年底实有人数较上一年增加1人,人员工资及各项经费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70.2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0.8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7.2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1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27.80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4.1万元,主要原因财政项目资金拨款较上年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12.6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50%。与上年对比减少3.99万元,主要原因财政项目资金拨款较上年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0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1%。主要用于人供暖费支出;
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472.5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2.18%。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及非遗各项工作开展;
3.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6.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17%。主要用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支出;
4.卫生健康(类)支出11.6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28%。主要用于职工医疗卫生保障支出;
5.住房保障(类)支出11.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16%。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5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预算的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接待次数为零。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1.07万元,下降1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万元,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1.07万元,下降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00万元,0.0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接待次数为零。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万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00万元,占0.00%;公务接待费支出0.00万元,占0.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00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0.00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主要用于保障机构运行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0.00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0.00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国(境)外接待费0.0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5.48万元。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请补充详细信息】(相关使用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资产总额276.8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58.6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3.08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净值5.09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266.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减少4.6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减少的原因是累计折旧增加。。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项目 | 行次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 |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 在建工程 | 无形资产 | 其他资产 | |||||
小计 | 房屋构筑物 | 车辆 |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 其他固定资产 | |||||||||
栏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计 | 1 | 276.81 | 258.64 | 13.08 | 13.08 | 13.5 | |||||||
填报说明: | 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 ||||||||||||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 |||||||||||||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6. 预算:指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而编制的年度会计报告。它是预算执行的总结。当国家预算执行进入终结阶段,要根据年度执行的最终结果编制国家预算。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预算收入表明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构成和资金积累水平,预算支出体现了国家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规模和速度。
7.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 、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Budget)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预测,它还涉及到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
8.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由于这三项费用的滥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机关的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故为社会普遍关注。
9. 结余:意思是结算后的剩余。属于会计术语,指机关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 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24.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