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迪庆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疫情的严重冲击,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惠民政策,大力实施旅游业创新发展,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我州服务业已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点。
一、“十三五”时期规上服务业发展状况
(一)规模户持续更新优化。2020年规上服务业达到33户,总量上比2015年增加5户,期间退库7户,新增12户。
从行业分布看,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由2015年的0户规上企业新增为2户规上企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由2015年的0户新增为1户,填补了行业空白;商务服务业由2015年的8户增加为9户,卫生行业有2015年的2户增加为3户;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文化艺术业三个行业各减少1户企业,剩余三个行业企业数保持不变(详见图1)。
从县域分布看,2020年香格里拉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0户,德钦县1户,维西县2户,与2015年的企业数量相比,香格里拉市增加了6户,德钦县保持不变,维西县减少1户(详见图2)。
(二)用工人数和职工薪酬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州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逐步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规上服务业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改善社会民生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末,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数达3265人,比2015年增加177人,2015-2020年年均增长1.1%(详见图3)
分行业用工情况看:2020年道路运输业用工人数为317人,较2015年的336人减少19人,占规上服务业企业用工人数的10%;装卸搬运和仓储业29人,较2015年的23人增加6人,占1%;邮政业148人,较2015年的145人增加3人,占4%;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422人,较2015年的412人增加10人,占13%;商务服务业807人,较2015年的675人增加132人,占25%;专业技术服务业34人,占1%;公共设施管理业1060人,较2015年的1171人减少111人,占32%;卫生315人,较2015年的,116人增加199人,占10%;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26人,占1%;文化艺术业107人,较2015年的207人减少100人,占3%(详见图4)。
“十三五”期间,我州规上服务业企业职工福利不断增加,职工年平均薪酬从2015年的6.2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8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总数也由2015年的19194.2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8747.3万元,年均增长8.4%(详见图5)。
(三)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新常态,社会经济生活中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高技术引领的服务业行业蓬勃发展。对比2020年和2015年分行业营业收入占比情况可看到,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两个行业都实现了从无到有,行业占比也由“十二五”时期的“公共设施管理业”独领风骚转变为“十三五”末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领跑的格局,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详见图6、图7)。
(四)企业实力增强,经营效益总体稳定。随着旅游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上外部市场环境影响,我州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不断更替、优胜劣汰,整体经营效益稳定。2019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377.9万元,较2015年的127407.5万元增加17970.4万元,2015至2019年,年均增长3.4%。2020年因受到疫情影响,企业收入大幅下降,经营效益下滑(详见图8)。
2、 “十三五”期间规上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支撑力度弱。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规模较大的企业较少。从收入情况来看,2020年底,全州33户规上服务业企业中,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有2户,占总量的6.1%;收入不到千万元的企业为14户,占总量的42.4%。
(二)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迪庆州服务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传统服务行业,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边远高寒地区,既难以吸引又难以留住服务业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缺乏领军型人才。
(三)企业数量少,行业代表性差。2020年,全州规上服务业有6个行业9个行业大类,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卫生等6个行业,每个行业只有1-3户企业,其中三个行业仅有1户企业,行业代表性极差。
(四)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盈利困难。随着资金、租金和人力成本的较快增长,服务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2019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71.1元,2020年为90.6元,较2015年分别上升5.12元和24.62元。成本的不断上升,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整体亏损1860.4万元,“十三五”期间亏损持续扩大,2020年整体亏损达到36034万元。
3、 加快发展规上服务业的建议
我州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数量少,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导致规上服务业经营情况不能合理反映全州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未来五年,我州要抢抓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和迪庆现场办公会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服务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做好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夯实部门责任,发展壮大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库;二是加强监测分析。建立规上企业监测分析长效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各行业企业经济运行,及时了解行业总体运行态势;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各部门要制定州内规上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对达规的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提高达规企业升规入统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进一步挖掘潜力,保持存量,释放增量。
(二)重视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服务业的人才培训和培养政策,加强校企合作,行业主管部门与大专院校联合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服务,全面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构建高技术服务业人才支持体系。通过完善安家补助、所得税返还、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物质奖励与保障制度,鼓励高层次人才来迪创业,本地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奠定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提高服务业的服务品质。迪庆服务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业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关乎迪庆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质量,所以要健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一是制定规范规章,完善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二是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提高服务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为服务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注释]:
国家统计局自2019年年报起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进行调整优化,将年营业收入和年末从业人员双标准调整为年营业收入单标准。根据现行统计制度, 规模以上服务规模以上服务业指以下统计范围内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1.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2.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
3.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