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设落实联系民营企业四项制度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基础”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感谢您对迪庆州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所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2022年,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省“两会”和州第九次党代会、州“两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对标先进州市的营商环境水平,紧扣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聚焦市场主体关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体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按照打响“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要求,以“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培优、三年打造一流”为目标,切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发挥引领作用,明确目标任务
(一)高位谋划、强化组织。一是王以志书记、张卫东州长亲自研究部署和组织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通过州委常委会议、州委专题会议、州委深改会议、州委“一月一调度”等6次会议听取了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阶段性和全局性工作;春节收假后,州政府第一个全州性会议就召开全州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十四届政府第一次全会和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专门研究营商环境工作;州人民政府“一月(季)一研究”全州优化营商环境暨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调研座谈会,卫东州长到州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专题调研。二是按照半旬一推动、一月一研究的要求,州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在3月、4月、5月召开领导小组月调度会,常务副州长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
(二)量化任务,压实责任。一是研究制定《迪庆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征求意见稿)》,先后完成3次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行动计划》从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5个方面细化35项任务,结合部门实际量化24项指标,并明确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培优、三年打造一流的行动目标,2022年力争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18项指标中保证8个以上指标进入全省前10;二是研究制定《迪庆州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细化18项重点任务清单,提出66条改革任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三是研究制定《关于成立迪庆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原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及原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整合为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的建议,明确领导小组名单、建立工作机制、理顺成员单位任务清单,细化27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以上三份文件均按照省级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并结合迪庆州实际进行起草,待省级正式文件下发后,将进一步完善修改后可提交政府常务会或州委常委会议审定后下发执行。
二、建立各项惠企制度
(一)建立市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根据《迪庆州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迪办发〔2021〕9号)文件精神,明确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机制,加强与民营企业、商会组织的联系,确保州、县市两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2户非公有制企业,每年到企业、商会调研不少于2次。在本年度起草的《迪庆州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第9条再次提出构建 “ 亲 ”“ 清 ” 新型政商关系。明确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坦荡真诚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触交往,树立服务意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全年各县(市)及相关部门要召集两次以上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声音,收集反馈问题,形成清单按时追踪。执行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确保州、县(市、区)两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 2 户以上民营企业,每年到联系企业调研不少于 2次,督促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各级每年要召开 1—2 次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座谈会。
(二)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常态化机制。我州自2021年11月18日州委召开了全州优化营商环境现场推进会后,各部门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意识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标尺,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调研沟通,一是2021年州级18个涉企部门和三县市共召集716家企业召开座谈会,线下、线上开展满意度调查和政策解答,共收集752份问卷。在全省开展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第三方评价中满意度达到9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全面落实“一季一招商”工作要求,上半年州委州政府积极外出与部分中管企业、省属企业沟通交流洽谈合作事宜,第一季度开展线上招商引资,第二季度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到深圳、福建等地与华为集团等企业洽谈合作。同时州内主要领导参加组织召集了文旅企业、财税金融企业、非公经济企业(香格里拉专场)等企业座谈会,共召集各行业企业代表627个,通过现场解读文件、答疑解惑的方式,共收集问题222条,现场解决78条;第一季度我州共有658户企业参加省级线上问卷调查,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5.86%。
(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民营企业力度。一是人民银行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2022年迪庆州货币信贷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实现增长25%以上。制定了《迪庆州进一步优化提升信贷领域营商环境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明确了十条具体的措施及工作任务,指导各银行机构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压紧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制定了《迪庆州分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分解表》,预计全年普惠小微信贷增速达到21%以上。要求和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从增加信贷投放、首贷培育、降低抵质押依赖、发展纯信用贷款、加快银企融资对接、落实纾困帮扶、落实减费让利等多个方面加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按月监测各银行机构普惠小微信贷增长指标,按月通报各机构执行情况。对指标靠后的机构开展督导和现场约谈。截止5月末(6月数据未出),全州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3.9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8%,预计末全州普惠小微贷款余额预计达到43.24亿元,同比增长21.36%左右。1至5月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3.3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267户。其中通过信用方式发放5.98亿元,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的比例是44.79%。从首贷户情况看,累计实现拓展首贷户548户,发放贷款2.82亿元。全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总授信户数10958户,总贷款户数10714户,贷款户数与市场主体户数比例为19.76%,申贷获贷率为99.75%。
(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一是持续推动“应进必进”工作落实落地。印发《关于印发州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必进方案的通知》,上半年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由原来的14家加增至35家,实体进驻事项由658个增加至987个,分别采取常驻、定时服务、设立综合窗口等方式开展对外服务。二是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见行见效。加强综合窗口建设,设立9个不同主题综合窗口,其中政务服务中心综窗可承接255个授权事项。提升网上服务便利度,截至目前,州级共承接指派事项1335项,网上可办事项1195项,网上可办率达97%,全程网办事项801项,全程网办率达60%。加强“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我州安装并实名注册法人人数为24268人,自然人人数为189817人,实名注册175437人,其中查询类办件222296件,办理类办件量7233件,预约类办件为35件。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州总评价为25800件,好评15958件,好评率为56.99%,州级1件差评已严格按照办理流程及时整改回访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回访整改率已达到100%。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至发改委的工作要求,近期我局正在开展工作职能移交工作,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配合州发改委,督促三县市各州级部门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挖中层梗阻症结,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意识,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想方设法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切实做到政务服务无处不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注重选树正反典型,大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