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研究相关工作,对接相关情况,现答复如下:
迪庆州作为全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与中心城市、中心市场距离较远,受地理位置、区位环境影响,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州委、州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始终把促进农村居民特别是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鲜明的工作导向,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在产业培育、促农增收方面持续用力,以三县(市)都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契机,制定并落实《迪庆州关于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方案》,编制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及年度项目规划,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占比不低于50%以上,出台了《迪庆州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迪庆州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切实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惠农惠民补贴,稳定转移性收入。
2022年度,投入产业帮扶类项目资金7.18亿元,实施项目205个,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达55.89%,省级衔接资金达59.86%。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完善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109个企业、222个合作社与27197户(含脱贫农户、监测户)建立了“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小额信贷政策,做到“应贷尽贷”“应展尽展”,新增小额贷款970户4557.7万元,完成贴息1011.025万元,发放“富民贷”256户3284.3万元。实施消费帮扶七大行动,全州完成消费帮扶14059.66万元,其中“832”平台采购任务完成810.24万元,帮助生产企业纾困解难,帮助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934.32元,同比增长14.31%。
为持续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行政村(社区)和农村居民特别是脱贫人口自身发展,2023年度,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州委农办牵头,各涉农部门、县(市)密切配合,迪庆州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行动、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等十个专项提升行动。结合迪庆实际,提出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龙头基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成立一个有序推进工作的专班,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构建一套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抓实推进电子商务,组织企业入驻“云品荟”平台,加大对电商等新兴业态市场的应用,直播带货有了新开端。同时,以高位推动、精心对接推介产品、灵活开展促销活动、提升消费帮扶质量等方式扩大土特产品的销售推广。截至目前,全州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已达17家,家庭农场管理名录管理572家,已新注册涉农企业50户,净增27家涉农企业,2户农业龙头企业,三县(市)已有部分意向性企业正在洽谈开展更深层次的招商合作,各项工作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组织开展直播培训一期100人次,累计开展直播182场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双品网购节、东方甄选、云品购等活动,促进我州农产品上行。持续组织阿青玛、云商汇、藏龙生物等企业持续开展直播活动,累计完成销售45万元。2023年1-4月网络交易完成9708.27万元,同比增长12%,网络零售完成3166.05万元,同比增长4.6%。年内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新的发展业态不足的问题将有所缓解。
您提出的以提高组织化程序和发展新型经营方式等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的建议契合迪庆州发展的实际,但“三农”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兴业态更是迪庆“三农”的短板和弱项问题,更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围绕促农增收,在州委州政府、县(市)委县(市)政府的层面上每年都有工作抓手,每年都有实质性的推进,“三农”领域的短板和弱项问题将逐步得到补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将更符合群众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藏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2023年5月22日
联系电话:8222065 联系人: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