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迪庆州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037号提案的答复
李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疾病诊疗服务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心理卫生及精神障碍服务体系现状
1.服务机构现状。全州仅有精神病专科医院1个(民营);4个公立综合医院设置有精神科;19个乡镇卫生院有注册执业(助理)精神科医师;10个卫生院无注册精神科医师;村(社区)无精神科医生。这意味着我州社会心理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服务可及性只到州、县(市)驻地和部份乡镇,且无法完全覆盖这些地方,部份乡镇及所有村(社区)仍处于空白点。
2.人才队伍现状。全州共有注册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37名,其中:注册在民营医疗机构的5人,县级以上医院的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1人,注册在乡镇卫生院23人。这意味着所有村(社区)没有符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条件的人员。
(二)心理卫生及精神障碍服务工作推进情况
目前,我州二级以上的4个综合医院均设置有精神科,负责开展精神障碍疾病治疗及心理疏导等相关工作。县级以下均未设置精神科,部分乡镇有注册精神病医师的,在内科开展工作。计划在各乡镇、村设置社会心理工作站,但由于人员匮乏,目前,仅开展基础性工作,还未实际设立。前期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出台工作方案。2022年,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迪庆州卫健委下发了《迪庆州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到2024年底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咨询工作,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成率达80%以上的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计划。
二是组织转岗培训。为加强乡镇医疗机构精神科服务能力和对村(社区)的指导水平,我委在2022年组织25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大理州第二医院进行精神科医生转岗培,历时8个月,现有参培医师15名已经注册精神科,另有10名仍未注册,各乡镇卫生院正在开展注册工作。
三是开展师资培训。2023年10月,我州派出4名医师参加云南省社会心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这4名医师将作为师资力量,负责对我州各级、特别是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培训工作。
四是初步完成迪庆州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可研文本。目前州卫健委已经初步完成迪庆州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可研文本,计划在迪庆州传染病医院内开展建设,参照省级方式,将传染病医院及精神病医院整合,便于运营,但由于土地权属尚未厘清,暂未进行可研审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匮乏。我州村医无注册的精神科医师,且均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现有的精神科医师均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上的单位开展工作,且由于工作量不饱和,均为兼职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同时,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对人员的要求较高,即使对现有的村医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服务能力依然不足以达到要求。
二是上对下的指导能力不足。由于我州无公办精神病专科医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也没有独立的精神病住院病区,因此,州县级精神科医师,均为兼职人员,同样存在工作量不饱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下的指导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部份村医社会阅历稍显不足。由于心理咨询服务除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外,需要对常见的婚恋关系、家庭冲突、职业期望和工作压力等有所掌握和了解,因此,社会阅历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之一,而我州村医部分为新参加工作人员,步入社会的时间不长,参加工作和生活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在短期内胜任工作。
四是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不足。由于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强,我州干部群众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较为匮乏,社会上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划等号的现象,存在对心理问题的群众病耻感强烈,主动就医或寻求帮助的意愿不足。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开展培训考核工作。在各部门的支持,从村委会、在乡村生活的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取工作和生活实践丰富的人员,于9月左右开展培训,确保每村至少有1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力从事简单的心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可以是,但不限于村医)
二是人员培训完成后,在在村综治中心(由于患者病耻感强,建议不在村卫生室设置)加挂“社会心理工作站”牌子,作为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
三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迪庆州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增强心理和精神障碍疾病的服务能力、上级对下指导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州州、县、乡、村四级心理服务水平。
四是如更名建议同意,我委将在下步工作中对方案进行修订,以符合全面对符合条件的村医或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在“社会心理工作站”从事相关工作。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