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州生态环境局)

索引号
文  号
来 源
州生态环境局
公开日期
2024-01-24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月24日迪庆供电局110kv春兴良线#11~#15号塔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4-01-24 11:15     浏览次数:3553   
字体:[ ]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迪庆供电局110kv春兴良线#11~#15号塔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24日-2024年1月30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7-8835259

传  真:0887-8223031

通讯地址: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阳塘路27号  

邮编:674499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迪庆供电局110kv春兴良线#11~#15号塔迁改项目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上江乡木高村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

云南博曦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迪庆供电局110kV春兴良线#11-#15号塔迁改项目,迁改工程起于110kV春兴良线原#8耐张塔,止于110kV春兴良线原#21耐张塔,本次迁改线路路径总长4.74km(更换导线路径长2.8km,沿用导线路径长1.94km),单回架设,新立单回角钢塔8基。线路建成后,拆除原线路#11(角钢塔)、#12(角钢塔)、#13(角钢塔)、#14(双杆)、#15(角钢塔)、#16(角钢塔)、#17(双杆)共7基,同步拆除杆上导地线、ADSS光缆、金具及绝缘子,拆除原线路路径长度为2.54km。导线采用JL/LB20A-240/30铝包钢芯铝绞线,双地线架设。

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①塔基定位应避开动物巢穴和主要觅食区域。合理规划施工季节和时间,尽量避让动物的繁殖期、迁徙期。

②建议线路塔基因地制宜,多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改良型基础、紧凑型设计,尽量少占土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③合理规划施工临时道路、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动植物造成碾压和破坏。

(2)减缓措施

①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乔木、灌木等植株,减少生物量损失。

②线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基础开挖时选用影响较小开挖方式,尽量少占土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苫布覆盖,回填多余土石方选择合适地点堆放,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③保存占用土地表层熟化土,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单独堆存并做好覆盖、拦挡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植被恢复或耕作区域表层覆土。

④塔材、金具等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尽快进行组装,减少施工材料临时堆放点对植被的占压。

⑤按照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林地使用许可证、林木采伐证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

⑥严格控制塔基周围的材料堆场范围,尽量在塔基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牵张场选址应尽量避让植被密集区,尽量选择线路沿线空地布置,减少植被破坏,并可采用钢板铺垫,减少倾轧。

⑦尽可能利用已建硬化道路、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和人抬马驮相结合方式进行材料运输。确需新建道路,应严格控制道路长度和宽度,同时避开植被密集区,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

⑧经过植被较好的区域时应采用高塔架设和无人机展放线等施工架线工艺;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铺设彩条布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⑨施工中尽量控制声源,选取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行为的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3)补偿措施

①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复耕。

②塔基施工结束后可在塔基占地范围内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增加塔基处植被盖度,人工恢复以当地植物为主,禁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

(4) 管理措施

①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要及时报告当地林业部门。

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教育培训、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施工期严格施工红线,严格行为规范,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

③在施工设计文件中应说明施工期需注意的环保问题,如对沿线树木砍伐,野生动植物保护、植被恢复等情况均应按设计文件执行;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环保设计要求施工。

④加强生态入侵风险管理,加强项目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强化森林资源及其附近森林资源的保护,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通过采取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

(5)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措施

经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区内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本次评价提出如下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普通鵟、松雀鹰、红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应按照《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2020)中相关要求“施工区发现有保护动物时应暂停施工,并实施保护方案”,禁止挑衅、捕猎,应立即停止周围200m范围内的所有施工活动,待保护动物自行离开施工区后方可恢复施工,若动物不自行离开需汇报当地林业部门;对受伤的珍稀动物应及时联系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时救治。

通过采取措施后,施工期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声环境保护措施

(1)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部件损坏而加大其工作时的声压级。

(2)施工工地应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输电线路牵张场尽量远离居民居住区,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加强施工车辆在施工区附近的交通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5)禁止夜间进行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6)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确保线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7)在居民敏感目标附近的塔基施工时,设置施工围挡,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后,架空线路施工噪声对附近声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3、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沙池澄清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施工作业,不外排。

(2)杜绝各种污水的无组织排放,特别是不得以渗坑、渗井或者漫流等形式排放,尤其是禁止排放到附近的地表水体。

(3)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前制定控制工地扬尘方案;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干燥易扬尘的天气条件,应停止土方开挖产尘作业。

(2)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3)运输车辆进入场地应低速行驶,减少尘量。

(4)避免原材料的露天堆放,粉状物料运输应采用密闭式槽车封闭运送。

(5)途经居民区的线路塔基施工时,应采取围挡措施,土方及时回填,避免在塔基施工场地周围产生扬尘污染。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为避免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

(2)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自行带至租用民房处依托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禁止在施工现场随意丢弃。

(3)施工先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和施工挖方分区堆放在变电站施工区设置的表土堆存,优先用于回用和回填。

(4)本项目架空线路塔基处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压实,临时土方堆存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一角,后期用于塔基区平铺回填利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恢复植被覆土及复耕用土以及塔基周围低洼处平整;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不产生永久弃渣。

(5)原有铁塔拆除产生的铁塔、地线、光缆、绝缘子等金具由供电局物资部门回收处理。

2、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强化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禁止滥采滥伐和捕猎野生动物,避免因此导致的沿线自然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2)定期对变电站及线路沿线生态保护和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制定巡线生态保护方案。对线路巡线工作人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爱护保护区一草一木,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非法破坏植被。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优化导线的相序排列方式及杆塔型式,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并提高线路的加工工艺,降低线路周围的工频场强。

(2)项目输电线路架设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执行:110kV导线距地高度在非居民区≥6.0m、居民区≥7.0m;110kV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5.0m,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4.0m。保证导线距地高度和与建筑物间的高度。

(3)建设单位应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在高压走廊内的停留时间。

(4)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5)在居民区附近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对居民加强电磁环境宣传解释工作,减少居民对电磁环境的恐慌。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较小,且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因此,本项目运行不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影响。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输电线路在运营后无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运行不会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5、声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项目输电线路在运营后无明显噪声产生,运营期需加强线路沿线巡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发现线路异常或事故及时上报、检修。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