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迪庆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规划(2021—2025年)
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开发区管委会:
《迪庆藏族自治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迪庆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1日
附件
迪庆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加快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根据《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衔接了《迪庆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围绕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对照认证一批绿色有机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四个一批”任务清单,立足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迪庆州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各县(市)编制本地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做好我州“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全州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意义十分重大。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迪庆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位推进打造“绿色食品牌”,全方位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三农”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我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业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0.73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8.46亿元,年均增速达5.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19.1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0.46亿元,年均增速达9.68%。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2020年末,巩固和新建特色农产品基地136万亩,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场154个。粮食播种面积64.16万亩,同比增0.3%,粮食产量15.97万吨,同比增2.2%,肉类产量3.16万吨,同比增7.5%。二是打造“绿色食品牌”取得实效。2020年末,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9.9%,累计获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农产品10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1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三是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2020年末,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6户,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户。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4家、州级示范合作社27家。四是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钦葡萄、维西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被列为农业农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维西县永春乡列为云南省产业兴村强镇。五是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全州累计推广农作物良种62万亩,农作物地膜覆盖25万亩,农作物高产栽培31万亩,实施农作物间套种30万亩,测土配方技术推广5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9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2.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突出“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全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4.95%下降到零,全州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整州脱贫。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稳步提升。2020年末,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产经营性收入为3.32亿元,增长1.93亿元;工资性收入为5.6亿元,增长4.26亿元;财产性收入为0.46亿元,增长0.34亿元;转移性收入为1.57亿元,减少0.18亿元。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766元。二是产业扶贫迈向新台阶。2020年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69家、新型经营主体639个、扶贫车间49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951户65512人,全州贫困户均有1-2项增收产业。三是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新进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01户13879人(建档立卡2794户10729人),建设集中安置点73个,涉及全州23个乡镇,搬迁入住率100%,搬迁任务完成率100%,旧房拆除率100%,脱贫率100%。四是生态保护扶贫实现共赢。累计完成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19300亩,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16729个,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128人,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普惠性政策全覆盖。五是基本保障扶贫全覆盖。先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普通高中建设、中职能力提升、“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等教育专项工程,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高原农牧民学生生活补助等普惠政策,实现中小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面达标。健康扶贫实现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慢性病管理签约率达100%。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全州17337人享受高龄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困难残疾人56739人次,8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对象。
3.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相继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绿色食品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系列政策措施,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州、县(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4.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487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88元,年均增速达6.8%。全州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政策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5.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四美创建”、“最美村庄”建设、“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全州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及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0年末,完成镇区公厕改造提升65座,完成率241%;完成行政村公厕改造提升136座,完成率109.7%;全州农村公厕建档立卡1776座,完成无害化农村户厕改造39145座,农村户厕建档立卡55900座。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20年末,全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终端处理设施填埋场2座、热解设施12座、大型焚烧炉6座;配置收运设施中转站4座,建成或配备收集设施简易填埋场3个、露天垃圾池1995个(村级734个、户1261个)、简易焚烧炉29272个(村级1628个、户27644个)、村级垃圾箱(桶、房)1298个,全州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0年末,全州1364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6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或乡(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129个自然村建成集中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167个自然村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建成镇区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一体化设施3座,建成氧化塘3个,建成管网39.35公里。四是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认真梳理了2010-2012年与全省同步完成全州自然村村庄全覆盖编制“两图一书”的村庄规划,户数在20户以上的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90%以上。五是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全州2203个自然村已全部达到1档标准,全州创建省级卫生县城3个,创建比例达100%;省级卫生乡镇25个,创建比例达96%。创建省级卫生村114个,创建比例达48%。全州省级卫生村创建率达60%以上。
6.农村公共服务档次升级明显。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038户,农村危房改造清零,实现了“住人无危房、危房不住人”的目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1492件,水质提升工程553件,水源地保护工程642件,解决和改善44.22万次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州29个乡(镇)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所有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州196个行政村(社区)、2285个自然村动力电100%全覆盖,实现固定宽带网络和4G移动网络全覆盖,行政村网络覆盖率为100%。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59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二是加强农村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优化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点三级网络建设。支持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改进提升现有设施设备,拓展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全州邮政快递服务县县设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基本实现。全州电子商务进农村已实现全覆盖,建成3个县级电商务中心、26个乡镇服务站、140个村级服务点。三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2020年末,全州累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万人次,转移就业率达70.53%;完成技能提升培训302场次,培训14132人次,组织在岗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38990人次。全州所有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获得1次以上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参加培训和推荐就业岗位。四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农村“健康乡村”行动。加强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所卫生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有不少于1名全科医生。五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现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和居住农民为重点,鼓励持续参保,积极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加大社会保障卡发放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持卡覆盖率。
7.农村基层治理不断加强。以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的环境。一是抓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实施“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对标创建、动态管理、完善机制等方式,全面完成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任务。2018年以来,完成48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其中43个村党总支)整顿提升。二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施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四位一体”试点项目,支持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州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124个,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社区)有63个。三是深入实施“红旗工程”。着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堡垒,新建、重建和修缮了82个行政村和1045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四是扎实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推广“四议两公开”经验,走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善治之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五是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持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在农村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着力整顿“村霸”和“蝇贪”。六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城乡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8.乡村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传承弘扬孝老爱亲、扶危济困、诚实守信、邻里守望等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持续加强感恩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二是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加强保护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积极建设农耕文化示范区和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加快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业和乡村体育产业,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全州共有2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16个。三是持续巩固提升乡风文明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发挥村规民约积极性作用,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考评,实行动态管理,设立“红黑榜”“爱心超市”,用制度约束村民移风易俗。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户创建活动,建设诚信乡村,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打造了一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镇)。
9.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69万亩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证书7万余份,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开展农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认定、股权设置、股权量化等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和农村宅基地联审联管工作,农村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1.政策支撑更加有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加大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高原特色农业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持续深入打造“绿色食品牌”,调整成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双月定期研究调度、压茬推进“三农”重点工作。“三区三州”特殊地区的政策支持,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系列支持涉藏州县发展的政策措施、帮扶举措为迪庆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重大政策机遇。
2.创新动力更加强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农业农村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两型三化”集聚效应正在加快形成,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农业新技术飞速发展,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更加广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加速融合,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的转型升级动力持续增强。
3.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在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必将加快促进国内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国际国内市场对高端特色农产品需求呈现出长期刚性增长态势,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仍是农产品市场消费主流,我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全域旅游纵深发展,人民群众对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更加迫切,我州乡村地域广阔,少数民族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旅融合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4.优势潜力更加突出。迪庆地理气候立体、热量垂直分布、光热条件充足、生物资源总量丰富,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两大世界级品牌,使我州高原特色农业与省内其他州市均有极强的市场互补性。随着我州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和互联网5大基础网络建设快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全面通车,与外部联系的通达性、便捷性大幅提升,生产要素跨区域快速流动、聚集和转移的条件日益完备,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县域交通及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物流及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高原特色农产品 “走出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1.产业发展基础还不稳固。迪庆地处边疆,属于欠发达地州,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是我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全州79%以上是坡耕地,水利化程度低,高标准农田少,田间路、沟、水、电不配套,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26.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40.93%。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设施装备配套不足,产后损耗高,商品转化率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仍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制约瓶颈,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只有2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较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占比大,90%以上的农产品还处于初加工水平,全州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0.7:1,离全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1.68:1差距较大,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产品知名度低,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弱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2.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我州农民收入虽然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速,但由于收入基数低,加之受自然发展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5204元少511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2842元少2754元,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收入结构不合理,增收渠道窄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别为5179元、2098元、2729元、8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51.3%、20.8%、27.1%、0.8%,二、三产业对农民增收拉动不足,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加快增收步伐已迫在眉睫。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繁重。我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属于全国“三区三州”地区之一。虽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总体水平不高,致贫原因多,因病、因灾返贫风险较大。在“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需要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多、范围广,全州将面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巨大压力。
4.城乡融合发展任务艰巨。全州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距仍然较大,自然村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尚未全部覆盖且总体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村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短缺问题突出。城乡之间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要素净流出困境,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还面临不少障碍。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干部年龄老化等问题叠加,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5.外部风险形势严峻。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仍在持续,农业农村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全州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仍较为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农药、化肥、种子、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种粮效益不高,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干旱、洪涝、霜冻、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情时有发生,防灾减灾体系薄弱,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迁飞性害虫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生产风险因素不断增多。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迪庆农业农村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总体上仍处于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提高抢抓发展机遇、化解困难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举措,不断巩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
“十四五”全州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定位思路,把握好重点目标任务和支撑保障,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树立大食物观,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城乡一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普惠共享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迪庆边疆民族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开启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三农”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落实,确保党在“三农”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优先发展。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围绕补短板、促提升、增后劲,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坚持农民主体。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始终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更加注重、更大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乡村振兴聚智聚力、贡献力量,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农村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州一盘棋,一体设计、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注重各项工作、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统筹兼顾中实现协同发展。
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迪庆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打造“绿色食品牌”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农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农村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35年,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力保障低收入人群;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专栏1:迪庆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序号 | 三级指标 | 单位 | 指标 属性 | 2020年基期值 | 2025年目标值 | 年均增长(%) |
农业高质高效 | 经济总量 |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预期性 | 18.46 | 25.3 | 6.5 |
2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预期性 | 30.46 | 45.8 | 8.5 | ||
产业结构 | 3 | 粮食产量 | 万吨 | 约束性 | 15.97 | 16.36 | 0.48 | |
4 | 肉类产量 | 万吨 | 预期性 | 3.17 | 4 | 4.76 | ||
5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 % | 预期性 | 0.7 | 1.028 | 8 | ||
生产条件和水平 | 6 | 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 | % | 约束性 | 26.7 | 50.04 | 13.39 | |
7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预期性 | 0.449 | 0.484 | 1.5 | ||
8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预期性 | 40.95 | 45 | 1.9 | ||
9 | 农业科技贡献率 | % | 预期性 | 49.3 | 55 | 2.21 | ||
10 | 畜禽养殖规模化率 | % | 预期性 | 7.35 | 12 | 10.3 | ||
质量效益 | 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约束性 | 97 | 97.5 | 0.1 | |
12 | 农产品出口额 | 万美元 | 预期性 | 406 | 460 | 2.53 | ||
乡村宜居宜业 | 生态宜居 | 13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 | 约束性 | 89.94 | 95 | 1.1 |
14 | 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 | % | 预期性 | 75 | 85 | 2.53 | ||
基础设施 | 15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 预期性 | 100 | 100 | —— | |
16 | 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 | % | 预期性 | 96.55 | 100 | 0.69 | ||
公共服务 | 17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 | 预期性 | 68 | 78 | 2 | |
18 | 乡村医师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 | 预期性 | ≥90 | ≥90 | —— | ||
19 | 乡镇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 | % | 预期性 | 51.7 | 60 | 3.02 | ||
20 |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 | % | 预期性 | 35 | 60 | 11.38 | ||
农民富裕富足 | 农民收入 | 21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年 | 预期性 | 10088 | 16650 | 10.54 |
22 | 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 | % | 预期性 | 66.8 | 100 | 8.4 | ||
农民消费 | 23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元/年 | 预期性 | 10074 | 17000 | 11.03 | |
支持保障 | 支持保障 | 24 | 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 | 预期性 | 25.07 | 28 | 2.24 |
25 | 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 | % | 预期性 | 0.8 | 1 | —— |
战略布局。根据各地发展基础,按照先行示范乡(镇)、重点发展乡(镇)、稳步发展乡(镇)分类施策,梯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先行示范乡(镇)7个,力争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发展乡(镇)15个,力争2030年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发展乡(镇)7个,力争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专栏2:战略布局 | |
分 区 | 布 局 |
先行示范乡(镇) |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虎跳峡镇、尼西乡 德钦县:奔子栏镇 维西县:保和镇、塔城镇、永春乡、 |
重点发展乡(镇) |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江镇、上江乡、三坝乡、格咱乡 德钦县:升平镇、云岭乡、拖顶乡、佛山乡、燕门乡 维西县:叶枝镇、攀天阁乡、白济汛乡、康普乡、维登乡 |
稳步发展乡(镇) | 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东旺乡、洛吉乡 德钦县:霞若乡、羊拉乡 维西县:巴迪乡、中路乡 |
农业产业布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目标,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
1.粮食生产功能区。围绕已经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15.42万亩(水稻功能区5.22万亩,小麦功能区10.2万亩)。其中:香格里拉市粮食生产功能区5.02万亩(水稻功能区2.01万亩,小麦功能区3.01万亩),德钦县粮食生产功能区2.24万亩(水稻功能区0.2万亩,小麦功能区2.04万亩),维西县粮食生产功能区8.16万亩(水稻功能区3.01万亩,小麦功能区5.15万亩),主要种植功能区目标作物。
2.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香格里拉市以特色畜禽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德钦县以葡萄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维西县以中药材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花卉等特色产业。高原坝区以青稞(藜麦)、特色畜禽、食用菌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山区以中药材、木本油料为主的优势产业带;河谷地区以葡萄、蔬菜为主的优势产业带。以三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强对农业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精深加工基地建设。采取一个产业一个精深加工基地为核心的建设模式,建设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性农业产业精深加工基地,促进相关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规模产业集群和民族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乡村发展布局。结合我州山区广阔的地形地貌特征,围绕构建“县城—中心集镇—村庄”协调发展格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三区三线”划定相衔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优化山区、高原坝区、河谷地区村庄布局,强化山区生态屏障功能,提升高原坝区、河谷地区发展效能。引导布局零乱、居住分散、闲置低效的自然村及居民点向县城、中心集镇和中心村集中,控制村庄无序散乱蔓延。完善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族特色旅游村等规划,夯实边疆稳固基础。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围绕稻谷、麦类、玉米、大豆、马铃薯、食用植物油、猪肉、牛羊肉、乳制品等重要农产品,完善扶持政策措施,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强化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大力实施科技增粮措施,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补贴奖励政策,着力保护和调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挖掘粮食生产潜能,大力发展鲜品粮食、杂交稻旱种和晚秋粮食生产,扩大小杂粮、小杂豆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优质粮加工,配套收粮储粮设施,推进品牌化营销,延伸产业链。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反对食物浪费。“十四五”期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每年要稳定在64.2万亩、16万吨以上。
以提高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多措并举恢复生猪生产,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布局,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提升养殖规模化率,到2025年,力争全州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5%以上。打造地方特色畜禽产品,加大中甸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加强肉制品加工流通管理,稳定提升生产能力,促进产销衔接和区域基本平衡。推动农牧协同、粮畜种养循环,挖掘粮改饲、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健康养殖,合理布局屠宰加工和冷链物流,形成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牧业体系,实现保供给、保增收、保生态协调统一。加大宜渔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库区、冷流水、稻田等宜渔资源养殖,推广库区生态渔业、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技术。
丰富油料产品供给。以高原春油菜、核桃、油橄榄、青刺果等为重点,优化食用油生产结构,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加工能力,推进农旅结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到2025年,油料总产量达到1.93万吨以上。
促进错季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糯山药、错季蔬菜、藏乡金辣等高品质鲜食精细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及其精深加工。到2025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巩固提升现有山药种植面积1.56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9万吨以上。
(四)夯实水利基础设施
在干旱易发区、分水岭地区、高寒山区建设一批小型、微型水源工程。在光热条件充足的山区、半山区、干热河谷区实施一批小型提水工程。在地下水条件较好地区,建设一批水源稳定可靠的抗旱应急备用井。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健全完善量水测水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降低农业用水损失。
专栏3: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到2025年新建18万亩高标准农田。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优质粮食生产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优质粮食示范乡(镇)、村,调优结构,打造种、储、加、销粮食全产业链,促进粮食生产导向由增产转向提质,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晚秋粮食增产项目。充分挖掘晚秋粮食生产潜能,发展玉米、秋马铃薯、秋杂粮、秋杂豆、秋油菜、秋小麦等作物,拓宽全年粮食增收的渠道。 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建设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集成组装耕种管收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集中打造一批优质米、双低油菜、玉米、马铃薯、青稞示范基地。 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推进年存栏300头或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重点进行动物防疫、粪污处理、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基础设施建设。 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项目。推进实施粮改饲、良种补贴。建立完善以牦牛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业、提升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养殖装备水平,扩大牦牛精准饲喂规模,支持养殖和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 错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一批糯山药、错季蔬菜、藏乡金辣等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以及原种加工生产基地,建设产地仓储设施,改造初加工设施及环保设施。 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项目。因地制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保水保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积极推广高效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促进农家肥广泛使用。综合利用生物、工程、农艺和管理措施,抓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中小型灌区建设项目。立项实施一批中型高效节水灌区建设和两江沿岸光伏提水灌溉工程。 |
以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建设省、州、县(市)重点产业基地,提升产业规模化生产能力。围绕主导产业,打造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钦葡萄、维西中药材为主的“一县一业”,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绿色食品工业园,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提升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实施“绿色食品牌”招商大行动,加快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全面提升“香格里拉”特色农产品国内、省内市场份额,不断拓展国内市场空间。深入打造“绿色食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色“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均培育出1至2个省内知名品牌。持续组织好迪庆州绿色食品“7大名品”“5强企业”“5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和宣传推介工作,积极组织好云南省“10大名品”的申报评选工作,推动“绿色食品牌”走出去。到2025年,力争将维西中药材创建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钦葡萄创建为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到2025年国家、省、州、县级龙头企业达到130个以上。
专栏4:“一县一业”示范引领工程 |
“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创建项目。聚焦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等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将维西中药材创建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钦葡萄创建为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 “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按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八有三档”标准,在提升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上持续发力,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不断提升基地化率。全州重点建设100个绿色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示范引领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州、县(市)、乡镇分级打造产业基地发展的标杆和示范,引领产业基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州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达到100个以上,基地化率从目前的9%提高到30%。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0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200个。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建设好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创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国家、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聚焦优势特色品种,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的省、州、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国家、省、州、县级龙头企业达到130各以上。 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以乡(镇)为平台、以产业为基础,支持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5个“一乡一特”农业产业强镇,5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推进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到2025年,建设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左右,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左右。 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围绕国内和省内重要城市需求,通过合理布局,建设“绿色食品牌”交易中心,形成完备的产品供应链体系,促进“绿色食品牌”农产品交易便捷化。 干热河谷区保护利用项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区,以提水增效、耕地整治、产业发展为重点,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有效提高水、土、热资源匹配效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特色优势明显、产品竞争力强的干热河谷区特色果蔬产业基地。 |
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以构建迪庆高原特色现代种业体系、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为目标,聚焦“保、育、测、繁”四个环节,统筹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品种创新,推进国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圃建设和管理。支持种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校等育种单位开展良种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种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选育一批“高质绿色”新品种。推进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品种资源、生产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创新型种业企业。完善种子供需监测预警和储备制度。到2025年,力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85%以上,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60%以上,大宗淡水鱼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
专栏5: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
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新建或改扩建高山花卉、中药材、青稞、马铃薯等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圃,显著提高资源保护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评价鉴定能力。 畜禽、水产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建设项目。新建或改扩建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金沙江土著鱼类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 农业新品种自主创新项目。围绕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畜禽品种科技创新,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重大新品种。 优质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高山花卉、玉米、青稞、马铃薯、糯山药、中药材等优质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为主,配套建设种子仓储、烘干、检验等基础条件。 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加强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生产加工、监管服务能力建设。 马铃薯净化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高原坝区布局“脱毒苗组培快繁+原原种+原种+一、二级良种繁育”一体化的马铃薯优质种薯基地。 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以保障优良畜禽供应为目标,以推动畜禽水产品种改良为方向,重点开展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等种畜(禽)场改扩建,提升优良种畜禽供种能力。 区域性品种测试站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区域性品种测试站,逐步实现试验田间作业机械化、试验数据采集自动化、试验结果分析智能化,提高新品种试验承载能力和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站(检验室)建设项目。改扩建一批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站(检验室),建设实验室,购置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检测设备,建设田间鉴定设施,提升种子质量检测站(检验室)检测水平。 |
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农产品电商流通和服务网络。建设直采直销基地,加强与省内、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支持生产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等实时信息,发展基地直销。推进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以及“一部手机云品荟”“一部手机游云南”等省内平台合作,扩大电商销售渠道和占有率。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加强与直播团队、直播平台合作,宣传推介云南农产品。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扩大电商销售额。“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州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
专栏6:农产品电商培育工程 |
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项目。围绕电子商务实操、网络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农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直采直销基地建设项目。引导由省内、国内知名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化生产企业等与生产主体共建直采直供基地,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和利益共享机制。 生鲜农产品产地仓项目。引导省内、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投资建设一批涵盖采后处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的农产品产地仓。 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行动项目。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夯实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基础,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实施农村电商新零售业态发展项目。对接知名电商平台构建农产品电商交易数据分析一张图,推动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标准体系,开展媒体策划、品牌塑造及网络营销,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
对标国家和省内发达地区,围绕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实现节本、增产、提效目标。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支持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总结推广先进适宜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操作规程。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以及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加快发展设施畜牧业,推广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饲养设施设备,持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比重和质量。引导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投资,按照生产需求优化布局,持续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升农机化管理、推广、监理、鉴定和培训等服务能力。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加快田头冷库、生产基地冷库,区域性集散地、中心城市和重点口岸的农产品综合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建设,推广移动式冷链物流设施。到2025年,行政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建成覆盖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 高效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及设施集成应用。遴选推广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生产机具装备,建设饲草料加工、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设施。力争到2025年,农机化作业面积达到15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2.43%。 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生猪生产机械购置补贴,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一县一业”,突出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适用机械的推广应用。 农机深松整地。支持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推行绿色有机生产,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国内有关标准,推进生产经营,以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有机化发展水平。以粮食、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花卉等产业为重点,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形成示范引领。建立完善有机农产品产地挂牌保护制度。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大幅提高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规模。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品种,划定范围,设定标准,推进迪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到2025年,全州有效认证绿色有机产品200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绿色有机和地标认证面积300万亩以上。以高原湖泊流域和“两江”流域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严禁高毒高残农药销售和使用,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
“绿色食品牌”标准建设补助项目。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加快优势特色产品生产标准制修订,构建形成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绿色有机认证补助项目。积极推动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企业申请国内、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促进政府间标准互认合作,对获得相关认证的基地和产品给予补助。 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项目。高质量开展农业发展先行区创建和认定,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为全面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样板。 农业品牌提升建设项目。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强农业品牌认证、监管、保护各环节的规范与管理,提升农业品牌公信力,大力培育和推介一批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省级、国家级农业品牌。 “绿色食品牌”名品培育建设补助项目。继续组织我州评选绿色食品“7大名品”“5强企业”“5佳创新型企业”的评选活动,积极融入省打造“绿色食品牌”战略进程,鼓励参与行业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榜评选等活动,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知名品牌。 |
建立迪庆州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整合地理、环境、土壤、气象等资源信息,加快绘制全州农业资源一张图,推进生产过程、加工流通、市场信息等实时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运用,为产业发展和对接市场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积极构建生产管理模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联通供应链和销售平台数据,探索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模式,形成一批数字农业的标杆示范基地。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建设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质量追溯平台,汇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加快建立从产地市场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追溯体系。推广贯通全产业链的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等交易形式,建立农产品智能供应链。到2025年,力争农业主要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云农12316平台”用户推广达到5万人以上,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建设基地农业物联网应用比例达到20%以上。
专栏9:数字农业工程 |
农业农村大数据库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建设涵盖自然资源、种质资源、农产产业、设施设备、农业科技和主体信用等领域信息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库。建设1个州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3个县(市)级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 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开发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渔政、监督管理、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农机农资、国际合作、政务管理、市场监测等管理系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数据交互融合,建设迪庆农业资源、高标准农田、产业、基地、品牌和农村发展一张图等“一张图”系列项目。 农业农村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服务、植物病虫害预测防治、动物疫病预测防治、专家远程问诊服务,农机对接服务、农资供需对接服务、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等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服务平台。 农业数字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示范基地,推进生产数字化。花卉、蔬菜、水果和中药材等产业,重点通过农业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设施实现水、肥、药、光照、温度和湿度调控推进生产数字化;特色畜禽产业,以环境控制、精准饲喂、产品收集、粪便清理、疫病监测预警和繁殖育种为重点推进生产数字化。 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项目。支持一批州内重点产地市场(冷库群)配备具备通信功能的信息设备,采集鲜活农产品产地、品类、数量、流向、价格等信息。引导田头市场、批发市场采用电子结算方式交易,形成产地销地市场信息数据系统。 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项目。建立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等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构建从生产、流通、交易、消费和质量追溯、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推进各产业数字化进程。 数字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不少于1个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项目,全域推进农业产业、乡村治理、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 |
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位置,改革机制体制,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水平,以创新带动转型,促进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推动建立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围绕全产业链科技需求,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农业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支持涉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跨界跨域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创办农业科研机构,加快州级农业重点企业研究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试点建设,支持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持续加强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企业等多元互补、开放竞争、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推行“产业+团队+项目+基地”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主导作用,加强绿色增产、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提升防范应对重大疫情、突发灾害等能力。继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选派从农业一产向产业链后端延伸,突出向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领域拓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鼓励发展“农资+”技术服务推广模式,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研发和承接转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探索并推广“技物结合”“技术托管”等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建立以知识产权和服务业绩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三)提升机械装备水平
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技术装备研发和运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宜机化”同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相适应,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模式,总结推广先进适宜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操作规程,探索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精准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着力支持粮油糖、生猪、水产等重要农产品及云南特色优势产业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设施装备。加大智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装备,促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农机服务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
(四)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
加快培育壮大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村创新创业,提高登记管理效率,推动建设一批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农业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企业,培育发展农业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支持扶持,强化企业管理服务,培育“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做强农业产业化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化州级和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国家、省、州、县级龙头企业,形成“四级联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创建力度,加强社企合作对接,强化指导扶持服务,着力提升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十四五”时期,全州农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9.8%,到2025年达到3154户,其中国家、省、州、县级龙头企业达到130户以上,实现双倍增目标;家庭农场名录管理数量明显增长,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建设,改善一批农业重点实验室创新条件,提升一批农业科学观测站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 质量导向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瞄准质量兴农的重大技术瓶颈,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支持、集中设备、集中科技人员、集中攻关,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科技特派团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一县一业”为突破口,开展“一县一业”科技服务。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设一批科技示范乡镇、村。 农机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土地深松、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 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强化农业企业招大引强扶持力度,定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国家、省和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监测管理。开展国家、省、州、县(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扩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范围。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按照机构健全、经费保障、设施完善、机制完善的要求,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扶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供种育苗、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开展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活动,提高农技服务实效性。强化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培养计划,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
发挥面向东部涉藏地区重要物流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决策部署,扩大农业开放领域、提高农业开放质量,统筹推动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形成迪庆高原特色农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双向开放新高地。
立足周边区域间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环境关联,加强与昆明、曲靖、玉溪、丽江、大理等省内发达州市农业领域沟通交流,促进产业发展互补互促、科技平台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对接对流。积极承接中部、东部农业产业转移,优化完善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产业转移政策,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效益。
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机制,加强与上海等城市农业领域沟通交流,建立农业产业合作促进机制。强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企业联盟在推动和开拓国内市场中的作用,搭建农产品销售交易平台,鼓励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赴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举办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外贸”等新型市场拓展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重点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以及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鼓励涉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通过联建研发机构、委托或联合研发、技术论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种质资源的管理经验,建成一批农业科技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基地。
(三)拓展多边领域农业合作
拓宽合作渠道,大力推荐符合相关条件的农业技术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库,分享迪庆农村减贫和乡村发展经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深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合作,推动区域农业技术合作研究,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技术研发。打造农业产业链,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探索境外合作建设农业产业带及重要农产品生产、科技合作高地。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继续促进人才互访交流,完善交换互访机制。
深化多双边合作,提升跨境突发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境外动植物疫病输入风险。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开展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重视区域整体治理,联合制定有效防控方案,提高联防联控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区域农业科技联合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建设集农业科研中心、转化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企业中心为一体的“五大中心”;实现技术集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推进科技与企业、产业、人才、金融等深度融合。 农业“走出去”主体培育项目。加强与省内、国内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市场,利用好省内、国内两种资源。 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选择一批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农产品,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积极扩展境外市场,建设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项目。与周边地区构建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防控合作。 |
把防范化解农业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严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底线思维,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控新增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严控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严防采矿、工业生产、固体废弃物堆积、污水违规排放污染损毁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和数量、质量双到位,做好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在永久基本农田外其他质量较好的耕地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加强新增耕地培肥改良,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层保护、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改良修复措施,加速生土熟化。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调查评价,每五年发布一次全州耕地质量等级情况报告,不断优化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实施土壤保护和其他生态保护的地区给予经济补偿,鼓励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性耕作。在石漠化地区和重要湖泊、饮用水水源地及水资源匮乏地区,稳步推进耕地轮作试点。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全面建立,加强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加强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名录,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逐步将中小散户纳入监管范围,推动监管主体从规模化龙头企业向广大种植养殖者延伸。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州级、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逐步扩大检测参数范围。加强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突出农(兽)药行政审批和生产经营监管,督促种植养殖者落实用药记录制度、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等有关规定,加大风险监测覆盖面和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信用档案,对违法违规者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加强智慧监管,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功能,对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可控、源头问题可追、具体责任可究。“十四五”期间,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推动县级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种养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严格水资源管理,完善农田排灌设施,推广节水技术,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以及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推进种植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创建一批标准化基地,推广一批粮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合理确定草原、湖泊、水库、滩涂等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加强草原、水生生态、森林和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土著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加大水面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标准体系,鼓励发展收贮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粪肥运输、施用引导激励政策。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设一批全域全量利用重点乡镇。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推进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探索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抓好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退、减、调、治、管”涉农措施,统筹推进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和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高原湖泊流域农业资源利用节约高效、产地环境清洁良好、产业模式更加生态、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格局。
(四)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围绕“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 、群众不吃”的目标,聚焦关键时间节点、重点水域、重点群体、重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抓好源头整治,维护禁渔秩序和稳定大局。合理划定禁钓区域和禁钓时段,规范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要加强对育种、科研、调查监测和种群调控等特殊需要采集相关水域水生生物行为的管理;要研究金沙江水域科学增殖放流管理,实现金沙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要开展禁捕效果监测,对金沙江流域鱼类的重要生境修复效果,开展持续的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加快推进与周边地区合作交流,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执法协作机制,确保协作渠道顺畅、执法监管无缝衔接,有效消除禁捕管理盲区。
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落实阻截防控措施,坚决守住农业生物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动物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水平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提升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实现产地检疫、屠宰检疫100%电子出证。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确保全州范围内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构建“物联网+检疫”模式,提升植物检疫信息化水平,实现检疫对象可追溯可追踪。建立一批智能化、信息化监测点,提升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防控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强化边境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境内。建立健全州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与国家储备相衔接,落实储备任务,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加强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强化灾害监测和趋势研判。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共享平台,推进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提升基层应对、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专栏12:农业安全发展支撑工程 |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示范区,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退化耕地问题突出区和新增补充耕地为重点,集成技术、综合施策,着力改善耕地内在质量。 退化及污染耕地治理建设项目。在粮食生产重点地区治理强酸性耕地,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开展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潜育化耕地配套建设排水系统。 耕地轮作试点项目。以资源约束紧、生态保护压力大的地区为重点,与生态退耕等相关规划衔接,继续开展耕地轮作试点,落实轮作制度补贴,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建设项目。提升改造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中心、支持建设区域监管服务站和监管实训基地,健全村级质量安全监管队伍,认定一批国家、省级、州、县(市)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实现与智慧农安监管信息服务平台实时交互。到2025年,建成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州级指挥调度中心、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训基地,一批监管区域服务站,一批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覆盖主要农产品产区。 提升完善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项目。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建设,并与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支持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装备条件和追溯点建设,引导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建立追溯管理与风险预警、应急召回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到2025年,建设追溯示范点3个,境内80%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主体基本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点项目。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开展信用评价,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将信用评价结果与政策支持、经费扶持、分类监管措施等挂钩。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在金沙江、澜沧江等重点流域和高原湖泊流域范围,选择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较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村,菜单式遴选治理技术,集成配套治理工程,整县推进,示范带动,系统解决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项目。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鼓励支持各县市建设以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为纽带的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整县推进项目,鼓励支持各县市建设以大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整县提升项目。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建设项目。科学确定、适时调整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保护等级,针对不同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的濒危程度和致危因素,制定保护规划,加强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建设,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珍稀濒危物种开展人工繁育和种群恢复工程技术研究;配套渔政执法船艇和渔政执法装备设施,建设长江禁捕智能监管平台,全方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 重点水域增殖放流项目。以金沙江和澜沧江、高原湖泊为重点,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安排放流数量,开展增殖放流,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加渔业效益。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申报建设一批动物疫情监测站、动物疫病监控中心以及区域中心。提升动物卫生监督能力,完善动物疫病追溯监管平台,加强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临时检查站建设。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采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模式,建设一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构建起科学完备、高效运转,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 植物保护工程项目。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改善重点区域生物灾害防治站,增强区域应急防控设施及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州级农药风险监测评估中心,提升农药风险监测能力。 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按照州农业农村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组织完成农作物种子的救灾备荒储备任务。 |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开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坚持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小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乡土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平台,推进整村开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发掘一批乡土特色产品,支持开发少数民族手工艺品,重点开发传统特色食品。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壮大乡村传统工艺传承队伍,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传统特色产品,培育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产品品牌,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改善储藏、保鲜、烘干、预冷、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夯实农产品初加工基础。支持加工企业以食品生产、药用开发、功能性产品开发等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推动原料集聚区挑选整理、清洗烘干、冷藏保鲜等商品化设施设备全面普及,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统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初加工协调发展,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提升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着力打造高档高端葡萄酒系列产品、中药材系列产品、特色畜禽产品、野生菌产品,适度发展有机核桃和橄榄油系列产品、青稞系列产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到2025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平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08:1。
促进农旅、村旅多元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在城市周边、特色农区和民族地区、旅游环线,以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乡村休闲旅游素材,开发田园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景区,鼓励发展一批特色化、差异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城市人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用好葡萄、花卉、特色畜禽、油菜等景观性优势特色产业资源,培育具有乡村特色和产业特色的休闲农庄、特色小镇、半山酒店、精品民宿,挖掘乡村产业文化内涵,突出乡村产业特色元素,办好乡村产业节庆活动,把乡村风貌产业基地、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打造推介一批精而美、特而强、新而活的田旅融合发展精品路线。支持中医药养生、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集旅游观光、健康服务、康复疗养、休闲度假、绿色人居于一体的田园养生养老休闲农业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少数民族特色民居、民俗、农耕文化、乡村美食,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观光园、农耕文化园等休闲农业景点的投资开发,盘活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潜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供销、邮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企业等开展生产托管、统防统治、烘干收储、技术培训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充分利用乡村闲置农房、田园、湖泊、草地、林地资源等,建设一批集产品认养、托管代种、农舍租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共享农场。拓展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批发零售、卫生保洁等乡村服务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发展、完善农村电商末端网点。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各类电商主体到乡村布局,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设网上直销店,开展农产品线上展销。推广分享农业、众筹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汇集线上线下资源,推动生产者、消费者、服务者的多维度深层次对接。
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标准支撑、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思路,以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为示范引领,推动我州农村面貌整体改观、整体提升,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高原生态环境相包容、具有边疆少数民族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按照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民族团结等类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突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统一的乡村发展空间格局,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对于布局分类不明晰的村庄,可暂时不做分类,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城郊融合型,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加快与城镇联动发展,推进产业融合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建设融合城乡优势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提升型,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精准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明确规模上限,适度集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有序提升人居环境,选准、激活、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构建宜居宜业乡村。特色保护型,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多样、乡土气息浓厚、产业资源独特的村庄。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注重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保护良好的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保护承载特色格局风貌、自然景观,展现村寨特色魅力,活态传承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宗教信仰、人文风俗,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搬迁撤并型,从严掌握搬迁撤并型村庄规模,严格控制在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病严重等地区的村庄,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不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确需搬迁撤并的,必须尊重村民意愿,科学论证、严谨确定搬迁撤并方案,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坚持搬迁撤并与生态移民搬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交通沿线、小城镇、产业园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聚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好搬迁农民生活、生产保障等工作,避免出现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民族团结型,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村庄,把握少数民族村庄的发展规律、尊重民族差异、突出特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乡镇活动,着力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开展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同步统筹考虑消防管网建设。整县梯次推进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将县市辖区内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整体打包,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统一建设与运营;优先在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等设施,提高乡镇污水处理水平。加快农村路网提档升级,推进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考虑满足消防车最低通行等特殊要求,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重点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电气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推介新型用电产品。补齐农村消防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源建设,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提升户内电气线路防火安全,强化消防宣传,提高农村地区火灾防御能力。补齐农村殡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快有线网络向村组延伸。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物联网、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进村等信息服务。
专栏14: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
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7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98个精品示范村,265个美丽乡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以农业产业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农耕文化为魂、集“一流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为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创建1至2个省级田园综合体,20个州县级田园综合体。 农村供水保障建设项目。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开展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建设。到2025年,全面实现农村自来水供水。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完善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路网提档升级,推进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解决农村公路等级、路网不完善等问题。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 农村电网建设项目。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重点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电气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推动特色用能建设、推介新型用电产品等。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分布式清洁能源网络,实施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千村示范。启动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清洁气体燃料利用规模。到2025年,农村天然气基础设施覆盖面显著提高。 农村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项目。优化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点三级网络建设。支持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改进提升现有设施设备,拓展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完善农村客货运服务网络,支持县级客运站和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和改造。 农村消防设施建设项目。建立必要的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等站点,安装必要的室外消防栓、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配置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建设消防宣传阵地。 农村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支持边远地区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改造提升乡镇及以下区域光纤宽带渗透率和接入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州行政村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达500Mbps。 农村殡葬基础设施。重点支持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乡镇全覆盖。 |
统筹布局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新建、改扩建必要的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加大乡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定向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实施好国培计划和万名校长培训计划,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实施“云上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以“一屏两机”为核心的数字教室,支持农村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积极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加大农村敬老院投入并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建设符合农村特点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采取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拓宽农民群众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空间,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专栏15: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教师校长队伍活力,全面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健康乡村行动。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健康乡村建设,建成一批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示范村镇。 农村养老行动。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到2025年,农村普遍建立覆盖县、乡镇、村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60%以上的乡镇有1所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中心)。 全民参保行动。实现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和居住农民为重点,鼓励持续参保,积极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加大社会保障卡发放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持卡覆盖率。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使各类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1次相应的职业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行动。推进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开展网上服务,进行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开展基层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 |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新建;在乡镇镇区公厕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旱厕,改造建设水冲式厕所;推进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乡村旅游厕所改造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并有效执行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城乡一体化、镇村一体化和就地就近治理模式。距离城市较近的村庄,以配置垃圾车和建设中转站等收运设施为主,收集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终端处置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理;距离城市较远的村庄,在配置收运设施的基础上,建设片区终端处置设施,将邻近村庄垃圾纳入治理;部分山区和边远村庄,因地制宜就地就近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分区分类精准治污。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聚集程度、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生产生活习惯、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优先治理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村庄污水,分区分类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驻地周边村庄、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衔接,积极推进农村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选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建设污水收集系统和治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厕所革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互促互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管格局。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庭院环境、各类架空管线及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消除农村私拉乱建,乱堆乱放,占用消防车道与疏散通道等现象。大力开展村庄绿化行动,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探索农村“清洁车”改造工程,集清洁、浇灌、灭火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一车多用。建立健全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专栏1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
农村厕所革命项目。以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稳步提高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推广适宜的改厕模式,规范改厕流程,统筹推进厕所粪污治理。“十四五”期间改造卫生户厕16200座以上,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5%以上。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推行城乡一体化、镇村一体化和就地就近治理三种模式,在进一步完善各乡(镇)镇区、村组垃圾收运车辆、垃圾收集箱(房、桶)等收运设施的基础上,加快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并有效执行,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推动各地建立奖励引导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以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引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结合各地农村特点和生态环境敏感程度,选取坝区、山区、半山区、缺水、高寒等典型地区开展试点,探索经济适用的治理模式,分区分类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样板,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治理。 乡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因地制宜采取纳管和自建终端处置设施两种模式,优先在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所在地,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站、一体化设施等)和配套管网等,提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坚持“三清一改”,推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及时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拆除残垣断壁。推出一批乡土特色突出,符合农民意愿,保护传承和发扬建设并重,可复制可推广的绿化村庄试点。 |
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原则,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田园生态系统。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序开展污染地块类和农用地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着力解决部分农村水系紊乱、河塘淤积、水质恶化等问题,有效提升农村水生态环境。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保护区内的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开展综合治理,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加快修复重要区域生态系统,全面开展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沿河开发强度。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修复其自然生态系统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严格工业和城镇污染处理、达标排放,严禁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农业农村,强化经常性执法监管,推动环境监测、执法向农村延伸。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和平台,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全州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倡导乡村文明生活。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覆盖行政村并向自然村延伸。推进州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满足农村群众对本地节目的需求。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组织申报“群星奖”“彩云奖”。充分运用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等平台载体,鼓励各级文艺组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农业科技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形式,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农技推广人才队伍。重点扶持培养一批乡村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因地制宜实施科技特派员、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加快将“双创”支持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拓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予以积极支持。
专栏17: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行动 |
农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行动。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充分挖掘和弘扬迪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力度。 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行动。传承农村文化,探索古村落、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使之有机更新,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示范行动。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加强创意、设计与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之间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工程。 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积极组织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助推全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育行动。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主体,遴选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导师,培育一批乡村企业家队伍。 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每年选拔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继续执行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选聘知识青年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 |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工作活力和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健全组织体系,推行“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农村有效覆盖。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负责人。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提升村干部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党性原则强、熟悉农村情况、擅抓党建又懂经济的乡镇干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用,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力度。积极创新符合农村发展趋势的党组织设置方式,理顺农村各类党组织隶属关系,加强区域党建和领域党建融合互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活动便利原则,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建、村企联建等方式联合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加快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深度融合。
1.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创新村民议事形式,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制度的执行,保障群众决策权和知情权。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实现村务事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
2.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推进基层依法办事。建立健全法治乡村建设指导标准,深入开展法治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创建活动。
3.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培养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诚信观念,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科学设置乡镇机构,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根据工作需要,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明确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事业部门改革,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推动乡镇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部门信息系统一平台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大数据一口径汇集,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制定基层政府在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推进农村基层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充分运用“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规范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定投入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采取城市拉动、产业带动、资源开发、服务创收、入股合作等方式,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支持有条件的村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完善集体资产评估机制,规范产权交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耕地、林地、“四荒地”、水面、滩涂等资源,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采取公开招标、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闲置固定资产、公益性资产,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制约机制,制定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规范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专栏18: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
村级事务阳光行动。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法治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道德模范引领行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寻找最美家庭等选举活动。 平安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基础性制度、设施、平台建设。加强农村警务工作,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推进农村地区技防系统建设,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 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加强行动。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整合法学专家、律师、政法干警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鼓励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进一步加强村法律顾问工作。 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关爱,严厉打击拐卖、拐骗、虐待、遗弃等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行动。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以县(市)为单位,统筹整合资源,谋划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人才、技术等各类资金投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进城农民工稳定就业增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发挥经营性收入的支柱作用。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做强特色现代种养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加工园区和物流节点,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依托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引导仓储物流、设施租赁、市场营销、信息咨询等领域市场主体将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加快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把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抓紧抓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就业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和就业创业机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适合当地就业需求的、符合要求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和企业向中心镇转移,发展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承载力。制定分区域、差异化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支持农民返乡创业。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机制,与上海、昆明、曲靖、玉溪等重点地区及重点企业搭建“点对点、一站式”信息对接服务,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扩大外出务工规模。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商资本合作,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整合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具备条件地区的农户自愿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共同发展、增加收入。对各级财政支持的设施农业、养殖、乡村旅游项目形成的资产,能够明确到村组的移交给各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所得收益按章程分配农户使用,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发展的过程成为带农增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过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地方受益。
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确保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投入逐年稳中有升。完善惠农惠民补贴“一卡通”平台,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及时兑付。落实好粮食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农民种粮收益。整合涉农资金,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因地制宜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给予保险补贴。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贴水平。
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农村改革始终,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运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审慎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制定配套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健康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动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民集体权益。建立健全省、州、县市三级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信息化管理和综合应用。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建立土地流转审查监督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落细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机制,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报告制度,加强集体资产台账管理。规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即考虑集体长远发展,也防止成员权益受损,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享改革成果。推动以县市级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提升完善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有效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信息集散、价格发现、资本进退、资源配置和规范交易的功能,实现交易的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县市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土地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实施细则,指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签署规范的出租(转包)、入股合同,做好合同备案工作。保障农村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益。
推动农村改革提速、扩面、集成,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集体林地家庭承包基础性地位,培育壮大林业经营主体,推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激发林业创新发展活力;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推进国有林场和广大乡村实现同步振兴。继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将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成为推动全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强化制度供给,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奖励政策。激励城市人才入乡创业兴业,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有效解决乡镇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政策措施,科学配置和整合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分配政策,完善省、州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帮扶机制,积极推动开展巡回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服务,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深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管护机制。
专栏19:农村改革行动 |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行动。建设一批围绕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六大制度建设,承担相关改革试验任务,以改革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行动。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奖励政策,促进城镇化提质增效,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土地流转平台建设行动。建设一批县(市)级土地流转平台,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实现土地资源流转信息化、便捷化。 农村承包地日常管理服务行动。做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巩固拓展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地日常管理服务机制,增加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任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统筹推进,分类有序推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大力宣传推广“政府救助平台”,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贫困户,采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强化动态监测帮扶,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动态清零。推进“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等“三机制”落实落地。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长期培育和扶持,以县市为单位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行动。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分类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保障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和政策连续性。按照接续保留巩固、完善供给方式、拓展惠及对象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健全和完善更具“普惠性”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稳定,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不出问题。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强化脱贫地区财政保障,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财政整合涉农资金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其中不低于50%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继续发挥再贷款作用,现有再贷款帮扶政策在展期内保持不变。进一步完善针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做好土地支持政策衔接,过渡期内专项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继续开展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调剂。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
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层层压实责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的要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提高考核质量,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完善行业部门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将行业部门帮扶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巩固脱贫成果责任,继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发挥沪滇对口帮扶协作和定点帮扶单位作用,推进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衔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扶贫工作队伍有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加强基层工作力量。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建设,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推动工作落实。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政府主体责任,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强化政策保障,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县(市)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各县(市)、乡(镇)建立由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推进的规划落实机制,加强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调度和督导检查,将重点工作落实进展纳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确和强化政府“三农”投入责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的优先保障领域,新增财力重点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坚持规划引领,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末全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健全符合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领域。加快农业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支持基础较好的涉农银行机构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信贷模式、服务模式,扩大“一部手机云企贷”试点范围。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建立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推动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积极争取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逐步提高地方特色险种占农业保险比重。
完善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清单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其他项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从各地处置存量土地核算的指标中优先安排。优先安排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农产品冷链、初加工、烘干、仓储、机库等设施建设用地,优先提供保障。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
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严格执行涉农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根据《国家土地承包法云南省实施办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规制度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州相关农业农村法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立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加强农业农村执法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组织开展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普法活动。
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参与机制。广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强化智力支撑,建立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
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县(市)实施情况的调度监测。建立规划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省内外市场形势,调整完善规划有关内容。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