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迪庆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开发区管委会:
《迪庆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5日
迪庆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
(送审稿)
为加快推进我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迪庆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按照产业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充分挖掘我州特色农业资源,聚焦粮食、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藜麦)、蔬菜、木本油料、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发展目标。2022—2024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保持在8.5%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保持在6.5%左右,到2024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1.5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3.69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4.6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0.85:1,为全州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1. 粮食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冬早玉米、冬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将粮食和大豆生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市)、乡镇,落实到地块,抓好粮食增产措施落实见效,扎实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到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64.2万亩、16.4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3亿元。
2. 葡萄产业。积极推进现有葡萄种植基地流转,采取公司经营、群众务工的模式,实现优质酿酒葡萄原料质量提升,提高葡萄酒品质,提升高品质葡萄酒产品的比例。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精品高原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和酿造加工基地,积极发展酒庄文化旅游和葡萄园生态旅游,形成集农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链。到2024年,全州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力争葡萄酒企业流转葡萄种植基地1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5.5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0.74亿元,加工产值4.85亿元。
3. 中药材产业。加大中药材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发展条件,不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抓好当归、木香、秦艽等道地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加大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和绿色高效种植,严格中药材产品原料质量关。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提升中药材产品初加工水平;加大中药材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培育中药饮片和藏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中药饮片、中药萃取技术及藏药精深加工水平。到2024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31万亩,力争中药材加工企业流转中药材种植基地4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9.5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82亿元,加工产值5.72亿元。
4. 特色畜禽产业。依托中甸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等特色畜禽品种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畜禽产业。积极发展青饲玉米种植,探索牦牛易地养殖,加大高原坝区牦牛暖棚养殖和舍饲圈养技术等,切实转变牦牛饲养方式,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等,不断缩短牦牛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提升牦牛产业效益。生猪(藏猪)养殖方面以推广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设施设备为重点,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严格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管控,提升猪肉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和尼西鸡养殖,提高出栏率、商品率,提升产品品质。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生产需求,进一步优化布局,改造和建设畜禽屠宰生产线,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到2024年,全州肉牛(牦牛)存栏19.56万头,生猪(藏猪)存栏37.89万头,家禽存栏126万羽;肉牛(牦牛)出栏3.82万头,生猪(藏猪)出栏39.26万头,家禽出栏148万羽,肉类总产量达到3.85万吨左右,实现综合产值20.51亿元,其中养殖产值12.68亿元,加工产值7.83亿元。
5. 食用菌产业。以打造世界重要松茸产区和食用菌品牌为目标,加大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类产业开发,划定松茸保育基地实行轮采休采,严禁采集松茸童茸和开伞松茸,努力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持续发展;持续实施松茸航运补贴政策,着力提升五凤山松茸园区建设,支持松茸加工企业完善冷链物流、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环节,积极打造香格里拉松茸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对羊肚菌、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人工栽培的支持力度,逐步发展壮大人工栽培食用菌产业,做大迪庆食用菌产业。到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8.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13亿元,加工产值3.95亿元。
6. 青稞(藜麦)产业。优化青稞产业布局,在高原坝区发展春青稞种植,在河谷地区发展冬青稞种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青稞品种选育,规范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大力发展青稞白酒、青稞干酒、青稞啤酒、青稞食品等精深加工,扶持青稞加工龙头企业,构建完整的青稞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稳步发展藜麦产业,扩大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到2024年,全州青稞种植面积8万亩,藜麦种植面积0.8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6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0.62亿元,工业产值2.03亿元。
7. 蔬菜产业。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供给毗邻涉藏州县为目标,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加强品种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维西糯山药产业开发。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发展错季蔬菜产业;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与市场营销等,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冷链物流、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积极开发竹叶菜、蕨菜等野生有机蔬菜,打造错季、高端、绿色蔬菜品牌。到2024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糯山药种植面积1万亩,其他蔬菜种植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8.55万吨以上,实现综合产值4.9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45亿元,加工产值2.54亿元。
8. 木本油料产业。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核桃提质增效,不断扩大油橄榄、花椒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完善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建香格里拉木本油料产品品牌。到2024年,核桃提质增效20万亩,油橄榄种植3万亩,花椒种植8万亩,实现综合产值3.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8亿元,工业产值2.74亿元。
9. 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旅、村旅多元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加快推进维西塔城、德钦梅里雪山、香格里拉纳帕海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推荐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力度开发尼汝、哈巴雪山、金吉、阿布吉徒步旅游线路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到2024年,力争乡村旅游收入达到27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3000人以上,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可比价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程
(一)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
1. 良田沃土强基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河谷地区、坝区耕地,着力提升山区半山区耕地质量。到2024年,全州新建高标准农田11.45万亩,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占全州耕地面积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45%以上;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2%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
2. 绿色发展引领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粪肥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市)推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认证,引领产业基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24年,全州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达到80个以上,基地化率从目前的9%提高到30%。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0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180个。(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草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卫生健康委)
3. 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加快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装备,提升特色重点产业的设施装备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一县一业”,特色经济作物适用机械的推广应用。蔬菜、水果和中药材等产业,重点通过农业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设施实现水、肥、药、光照、温度和湿度调控推进生产数字化;特色畜禽产业,以环境控制、精准饲喂、产品收集、粪便清理、疫病监测预警和繁殖育种为重点推进生产数字化。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库、监督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高原特色农业“一张图”。力争到2024年,葡萄滴灌及肥水一体化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山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设施大棚达到5000亩以上,农机化作业面积达到150万亩次,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个。(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草局、州生态环境局)
4. 农业生物安全工程。健全完善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加强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植物病虫害防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实施常态化防治。建设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设重点区域监测点,开展高效安全防除技术推广应用。到2024年,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完善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网络。(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林草局、州市场监管局)
(二)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
5. 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分类分级,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改善储藏、保鲜、烘干、预冷、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夯实农产品初加工基础。围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需求,实施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工程,推动原料集聚区挑选整理、清洗烘干、冷藏保鲜等商品化设施设备全面普及,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统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初加工协调发展,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提升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配合部门:州市场监管局、州生态环境局)
6. 精深加工延链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高档高端葡萄酒系列产品、中药材系列产品、特色畜禽产品、野生菌产品,适度发展有机核桃和橄榄油系列产品、青稞系列产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到2024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4.6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85:1。力争葡萄产业加工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中药材产业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9%以上,特色畜禽产业加工产值年均增长9%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工信局、州林草局)
7. 加工园区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优势产区聚集,着力培育要素聚集、产业链条完备的加工园区。重点推进香格里拉松茸出口加工园、维西拖枝生物园区、德钦生态葡萄产业园、箐口绿色产业创业园、开发区绿色健康产业园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左右。(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工信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文旅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林草局、州商务局、州投资促进局)
(三)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
8. 市场拓展畅通工程。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线上直销店,开发适宜电商销售、运输便捷的产品,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组织州内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南博会、北京冬农魅力等活动,积极推动迪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物流,拓展特色农产品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到2024年,力争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7亿元,建设农村电商网点达到175个,带动就业1200人,农产品销售额达到3亿元。(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商务局。配合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州投资促进局)
9. 农业品牌建设工程。积极申报省级绿色食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型企业”,持续开展州级绿色食品“7大名品”“5强企业5佳创新型企业”评选活动,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色“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均培育出1至2个省内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商务局、州林草局、州投资促进局、州市场监管局)
10. 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主动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新趋势、新需求,以城市周边、旅游环线的特色乡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游”“周末游”,满足城市人群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素材,用好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等景观性产业资源,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将维西塔城田园综合体和德钦梅里田园综合体打造为省级田园综合体,打造香格里拉市纳帕海、维西县叶枝等20个州县级田园综合体。打造7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98个精品示范村、265个美丽村庄,农业+旅游美丽乡村发展进程全面推进。(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发改委。配合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文旅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林草局)
11. 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示范创建,着力打造香格里拉市特色畜禽产业、德钦县葡萄产业、维西县中药材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区为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州、县(市)、乡镇三级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到2024年,将香格里拉市特色畜禽产业、德钦县葡萄产业打造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力争葡萄园流转1万亩左右,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再吸纳农户就地就近务工成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积极争取创建认定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认定2—3个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打造80个省、州级产业基地标杆示范样板,并实行有进有出的年度清单公布制度。培育和发展5个农业产业强镇,3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林草局、州市场监管局)
(四)实施倍增计划,育强主体
12.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亿级、千万级销售收入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争创国家、省、州、县级示范社。到2024年,全州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户,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4户,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7户,确保每个重点产业都有1户以上龙头企业带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市场监管局、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商务局、州林草局、州投资促进局、州政务服务局)
(五)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
13. 实施种业振兴工程。以构建迪庆高原特色现代种业体系、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为目标,聚焦“保、育、测、繁”四个环节,统筹推进农作物、畜禽种业创新发展。加大中甸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等特色畜禽和青稞、当归、糯山药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力度,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种子(源)端。到2024年,建设中甸牦牛、迪庆藏猪、尼西鸡保种场各1个,维西糯山药保种及繁育基地1个,维西当归良种繁育基地1个。主要农作物、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85%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
14. 技术创新集成推广工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农业科技创新融入“三农”全过程全要素,推行“产业+团队+项目+基地”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良种培育、高效生产、食品安全、资源利用和装备制造等全面创新,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大农机推广应用,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22—2024年,全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3%以上。到2024年末,全州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5%以上,谷物麦类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科技局。配合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
15.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立足我州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创业教育培训和加强创业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返乡创业培训、返乡创业带头人培养、基层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育才强企、引才回乡五项行动计划,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培训计划等。充分利用滇沪、迪昆对口协作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次。到2024年,全州培育高素质农民15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人社局。配合部门:州委组织部、州教体局、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
(六)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
16. 农业交流与合作工程。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机制,加强与上海等城市农业领域沟通交流,建立农业产业合作促进机制。强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企业联盟在推动和开拓国内市场中的作用,搭建农产品销售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外贸”等新型市场拓展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重点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以及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鼓励涉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先进技术、种质资源的管理经验,建成一批农业科技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基地。拓宽合作渠道,深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合作,推动区域农业技术合作研究,开展联合研究、技术研发。打造农业产业链,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继续促进人才互访交流,完善交换互访机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配合部门: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林草局、州商务局、州政务服务局、州投资促进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来抓,州、县(市)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的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州委农办及时分解重点任务到各县市和行业责任部门,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各县(市)党委、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和落地措施,确保扎实推进,全面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牵头部门:州委农办。配合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
(二)认真落实支持政策。对已经出台的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对需要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建立州级重点项目动态储备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予以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脱贫县要用好有关政策,确保不低于50%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委农办、州财政局。配合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工信局、州乡村振兴局)
(三)强化用地保障。完善新增用地保障机制,对纳入州级以上重点项目清单的农业项目,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农产品冷链、初加工、烘干、仓储、机库等设施建设用地,优先提供保障。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套建设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州生态环境局、州林草局)
(四)加强考核评价。建立科学全面的统计监测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产业统计监测,加强三年行动方案督促检查。积极推动各县(市)开展对农业现代化的重点目标执行情况考核,并将其纳入全州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形成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督查、部门检查制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牵头部门:州委农办。配合部门: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
附件:1.迪庆州农业农村经济重要指标预期目标表
2.迪庆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重点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3.迪庆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支撑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