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yyy索引号
0152851846/202500388
文  号
迪政办发〔2025〕37号
来 源
州教育体育局
公开日期
2025-06-27
迪庆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世界徒步圣地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27 09:06     浏览次数:1338    
字体:[ ]
打印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和冰雪经济,加快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世界徒步圣地”、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世界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制定《迪庆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世界徒步圣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壮大“三大经济”重点任务,落实《迪庆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4—2026年)》《迪庆州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迪庆州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户外运动产业绿色开发,发展冰雪运动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提升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服务保障和赛事组织水平,高质量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推动迪庆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迪庆建成“世界徒步圣地”、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的核心地、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目的地。

二、工作目标

到 2025年底,“世界徒步圣地”建设体系和机制基本建成。完成全州户外徒步资源调查及分类;完成哈巴雪山、南极洛、虎跳峡等户外运动区域的规范整治;建设和完善 3个冰雪运动目的地;完成徒步线路标识标牌设计;举办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等4个精品户外赛事活动;完成迪庆高质量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策划及申报,基本建成迪庆登山、徒步线路和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开发、审批、运营、管理机制;迪庆融入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迪庆户外运动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例达 16%以上。

到 2026年,“世界徒步圣地”在州内外得到认同。迪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基础日渐夯实,七星雪滑雪场、普达措戏雪场、石卡雪山戏雪乐园、巴拉格宗冰雪世界等冰雪运动设施初具规模,实现迪庆不少于 10条徒步线路对公众开放,完成 2条以上徒步线路标识牌建设,完成1个户外营地建设,全州户外规模精品赛事活动达到 6个,建设2个户外运动目的地,迪庆户外运动产业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冰雪运动有效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精品项目培育取得实效,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户外运动人数占旅游— 4 —

总人数的比例达 17%以上。

到 2027年,“世界徒步圣地”在省内外得到普遍认同。迪庆徒步线路、户外运动目的地运营步入正轨,迪庆十大精品赛事活动成效显著,完成 2条以上徒步线路标识牌建设,建设2个户外营地,建设 3个户外运动目的地;形成全州有不少于 20条精品徒步线路、10个精品赛事活动、6个户外运动目的地、4个冰雪运动目的地、3条骑行线路、3个户外营地、2个登山品牌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模,冰雪运动成为冬季旅游的重要支撑,迪庆成为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的核心地、全国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 2030年,“世界徒步圣地”在国内外普遍得到认同。冰雪运动成为迪庆冬季旅游的支柱,冰雪经济、户外运动带动地方发展明显;迪庆成为世界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迪庆户外运动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例达20%以上,户外运动产业带动的消费规模增速明显,成为迪庆乡村振兴、体旅融合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一)开发迪庆精品徒步线路专项行动。开展全州徒步资源调查,制定迪庆徒步活动行为规范,建立迪庆徒步活动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开发和运营虎跳峡高路、梅里雨崩、碧罗雪山等不少于 20条精品徒步线路。

(二)发展冰雪经济专项行动。组织冰雪活动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开发、运营冰雪运动项目,重点支持哈巴雪山、七星雪滑雪场、普达措戏雪场、石卡雪山戏雪乐园、巴拉格宗冰雪世界等冰雪运动项目。努力推动白马雪山、孔雀山等生态冰雪登山项目开发。

(三)整治户外活动重点领域专项行动。规范整治迪庆户外活动,建立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机制,制定《迪庆藏族自治州登山徒步活动行为守则》,建立经常性、经营性的登山、徒步活动审批、开发、监管机制,重点规范和整治哈巴雪山、南极洛、虎跳峡等户外运动重点区域。

(四)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专项行动。依托景区特有资源,建设集滑雪、戏雪、登山、水上运动、徒步、露营、越野、自行车、摩托车等多产品、多功能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赛事和观光相结合相促进,加快景区户外运动项目软硬件设施建设,以普达措、梅里雪山、虎跳峡、七星雪滑雪场、巴拉格宗、石卡雪山等 10个冰雪及户外运动目的地为支撑,高质量建设“世界徒步圣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五)打造十大品牌赛事活动专项行动。打造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香格里拉赛马会、德钦格萨尔射箭节、梅里 100极限耐力赛、香格里拉哈巴雪山登顶活动、维西阔时节、“三江杯”系列赛、虎跳峡山径越野赛、香格里拉冰雪运动会十大精品赛事活动。

四、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马古道、梅里雪山、虎跳峡等知名品牌,建设“世界徒步圣地”。以香格里拉为核心,德钦、维西为两翼,迪庆、丽江、大理、怒江、昌都、甘孜相邻地区联动,形成“一体、两翼、区域协同”的迪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格局。

(一)一体。发挥城市功能,充分利用香格里拉航空、高速、高铁便利快捷的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城区周边徒步游和冰雪经济,全力打造和推介普达措、九子海、无底湖、碧融大峡谷、千湖山、石卡雪山、次布腊卡、碧沽天池、阿布吉等城区周边徒步线路;改善七星雪滑雪场等 4个城区周边冰雪运动目的地设施设备,以冰雪运动推动冬季旅游,形成香格里拉健身旅游休闲服务综合体,带动香格里拉城区体育旅游消费规模持续增长,高质量建设以香格里拉城区为核心的户外运动目的地。

(二)两翼。德钦县依托白马雪山、梅里雪山等周边户外运动资源,重点开发梅里系列徒步线路和赛事,形成有梅里雪山文化特色的户外运动产业带。维西县依托位于“三江并流”腹心区的合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优势,重点打造“三江”系列徒步线路及赛事活动,通过三江穿越徒步与怒江形成环线;大力发展维西旅居康养产业,户外运动与农耕文化、中医康养相结合,形成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穿越徒步的健身康养产业带。

(三)区域协同。联合丽江、大理、怒江、四川、西藏等相邻区域,全面升级滇西北体育旅游战略协作关系,推动全域户外运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与丽江共同发展玉龙哈巴穿越徒步,与大理、丽江共同打造环老君山徒步线,与怒江联合开发三江穿越徒步线,打通徒步线路“最后一公里”,形成大滇西旅游、大香格里拉徒步环线。与大理、丽江、怒江及周边涉藏地区联动,打造具有共同群众基础、区域特色的“三江杯”乒乓球、射弩、射箭等系列赛,三江穿越系列赛、“环大香格里拉”自行车、越野车、徒步、篮球、气排球、足球等赛事,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构建云南“大香格里拉”特色赛事体系。(三县市人民政府、州教体局牵头,以下均需三县市人民政府主责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五、培育户外运动多元主体

(一)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促进体育、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支持和引导国有、民营等大中(型)企业参与户外运动产业开发和跨界、跨区域、跨行业全产业链经营。鼓励各类景区、度假区、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开发融合性户外运动产品、打造融合性户外运动场景。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扶持方式,对户外运动项目中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内容予以支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徒步线路的应急通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迪庆精品徒步线路手机信号覆盖。(州工信局牵头,州财政局、州文旅局、州教体局、人民银行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户外运动产业、冰雪经济项目招商。建立并动态更新迪庆户外运动产业招商项目库。不断参加户外运动主题招商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迪庆投资户外运动项目、举办户外运动赛事。将景区户外运动产品开发,户外营地、徒步线路、户外运动目的地、冰雪运动项目开发运营,户外运动赛事打造等户外运动产业作为主要招商方向。(州教体局牵头,州投资促进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户外运动社会组织建设。支持三县(市)成立户外运动协会,在政策咨询、线路运营、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培训和选派户外领队、高山教练、高山向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州县两级户外运动协会组织建设,以承接政府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州市(县)两级户外运动协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户外运动俱乐部,充分发挥其在户外运动服务供给、产品设计和市场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和允许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在合规审批后开发、运营徒步线路。(州教体局牵头,州民政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供给

(一)构建户外运动赛事体系。因地制宜地举办徒步、越野跑、自行车、摩托车、皮划艇、铁人三项、赛马、射箭、射弩等户外运动赛事,坚持“一月一活动”,重点支持举办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香格里拉赛马会等精品赛事活动。创办一批趣味性强、体验性佳、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的群众性户外运动赛事,积极举办、承办和引进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户外运动,支持社会各界举办各类赛事活动,确保迪庆每年各类规模赛事活动不少于 50个。通过组织平台发布、赛事推介会、高端体育论坛和峰会等形式,加大迪庆精品赛事的宣传力度,优化品牌形象,提高辐射影响力,为服务迪庆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添彩。(州教体局牵头负责)

(二)打造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结合迪庆大江大河、峡谷雪山、廊道遗产、森林田园等核心户外运动资源,着力打造一批风格迥异、景观独特、文化浓厚、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徒步线路;结合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长度不同、难易不等、海拔多样、气候各异的徒步线路产品。在依法依规审批同意后,有序开发、运营、推介虎跳峡高路、中虎跳峡、哈巴雪山、九子海、碧茸大峡谷、千湖山、雅哈雪山长征之路、石卡雪山、阿布吉、无底湖、尼汝、雨崩、梅里北坡、孔雀山、南极洛、新化湖、雪龙大宝山、响古箐、碧罗雪山、白济汛仙人洞等精品徒步线路;打造环纳帕海、环普达措、环攀天阁坝子等一批自行车骑行线路;推介香格里拉东环线、三江穿越、两江穿越、迪庆绕环线、进藏线、进川线等一批汽车自驾线路。统一登山步道、骑行、自驾标识牌,配套沿线设施设备,建立步道开发运营机制,强化线路开发运营监管,建成有迪庆高原特色的精品线路开发运营体系。(州教体局牵头,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广冰雪运动发展冬季旅游。实施发展迪庆冰雪经济专项行动,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开发、运营冰雪运动项目,重点支持哈巴雪山、七星雪滑雪场、普达措戏雪场、石卡雪山戏雪乐园、巴拉格宗冰雪世界等项目,不断完善冰雪运动设施设备;培育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支持社会各界建设和运营滑冰场、溜冰场、轮滑场;丰富冰雪消费产品,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冰雪徒步、轮滑、滑雪、冬季观鸟、登山等冬季文化旅游活动,加快冰雪经济发展。(州文旅局牵头、州教体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户外营地建设。建设香格里拉户外运动服务中心,以徒步、探险、登山、攀岩、骑行、汽摩、低空飞行、皮划艇、漂流等项目为需求,新建一批户外露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摩运动营地、房车营地等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突出香格里拉集聚核心作用,提供户外运动人员集散、赛事举办、线路轨迹、运动推广、信息咨询、医疗救助、装备租赁、户外领队等服务。分批建设普达措、五凤山等 7个户外营地。(州教体局牵头,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旅局、州林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化户外运动融合发展

(一)推动“户外运动+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机制,有机整合文化、旅游行业资源,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徒步旅游精品项目,开发高海拔特色的徒步旅游线路。以普达措、梅里雪山、虎跳峡、响古箐、七星雪滑雪场、巴拉格宗、石卡雪山等景区为基础,融入户外运动软硬件,以户外运动赛事和户外运动体验赋能传统景区转型升级,推动其由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沉浸式、体验式体育旅游经济模式转型,高质量建设徒步旅游目的地。打造景区+户外露营、生态徒步、马术、攀岩、定向越野、山地骑行、生态研学、红色研学的徒步旅游产品。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活动,支持各景区策划和举办具有地标性的户外运动赛事活动,支持举办以民族节庆、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赛事活动。(州文旅局牵头,州民宗委、州教体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户外运动+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适合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和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山地、水上、航空等运动项目进校园,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冰雪运动等户外项目,培养学生户外运动兴趣和技能。将户外运动项目纳入研学活动范围,培育户外运动研学品牌。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组织冰雪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加强冰雪运动项目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举办香格里拉冰雪运动会;鼓励和支持各级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依法有序开拓户外运动教育培训市场。开展青少年户外研学活动,打造极具高原特色的青少年户外研学教育目的地。(州教体局牵头,州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户外运动+中医康养”融合发展。探索发展运动康复、健康促进、疾病诊治与户外运动融合新业态。支持各景区、户外运动综合体、户外营地、农家乐、民宿引入运动康复和运动养生服务,开展健康干预、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康体服务。鼓励各景区、各企业、俱乐部打造户外运动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相结合的户外康养线路。重点打造维西旅居康养产业,在乡村民宿、农家乐推广中医康养产品,充分利用三江并流腹地丰富的中草药,挖掘民间中药配方,尝试药养、艾灸、中药熏蒸、食养、推拿、健身气功与户外运动相结合,形成有地域特色的藏医、中医康养产品。(州卫健委牵头,州教体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户外运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以景区、线路为依托开发乡村旅游,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香格里拉小中甸、三坝、虎跳峡、洛吉,德钦云岭、巴迪、叶枝,维西塔城、攀天阁、保和镇等区域乡村户外运动发展。打造一批集户外领队、高山向导、背夫驮马、户外救援、农牧体验、特色食宿等为一体的农村户外运动服务综合体,巩固拓展体育浸润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农产品徒步采摘、草原骑马、田园徒步、湿地桨板、瑜伽、高原垂钓、定向越野等体育休闲农业活动产品。大力开展乡村体育赛事活动、民族体育节庆活动、民间体育特色活动。大力推进以民宿、农耕体验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经济发展,充分依靠乡村,解决徒步沿线的吃住行、避险、领队、救援、停车、休息等需求。通过徒步运动的兴起,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整治、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文化繁荣,形成户外运动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州农业农村局牵头,州教体局、州林草局、州商务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户外运动+国际交流”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开展的高层次国际户外运动发展交流活动、赛事和产业合作等,加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邀请外国运动员参加迪庆赛事活动,为国外游客到迪庆开展户外运动、旅游创造条件,主动服务和融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州教体局牵头,州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激活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一)加强户外运动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各级体育总会、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开展户外运动技能培训与指导。发挥户外运动达人等名人效应,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创新户外运动技能普及推广手段。组织滑雪、登山等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户外运动爱好者技能水平;培育和扩大冰雪、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参与人群。(州教体局牵头,州人社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模式。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精品民宿等旅游集聚区消费人群融入户外运动,发展户外体验式、运动型旅游;以大众健身休闲活动扩展旅游消费市场,挖掘户外运动消费潜力。推广群众需要的户外运动项目、调动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壮大本地户外运动消费群体。开展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普及户外运动知识,传递户外运动休闲观念,推广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激发大众户外休闲消费。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建立冰雪旅游消费赔偿先付制度,创新开发冰雪运动相关保险产品,营造户外运动消费良好氛围。(州教体局牵头,州文旅局、州商务局、州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户外运动场景数字化升级。开展全州户外运动资源调查,统计全州徒步线路,构建迪庆州户外运动信息资源库,为迪庆户外运动资源整合利用提供支撑。利用各类媒体和户外运动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冰雪、骑行、徒步、自驾运动等信息,提升消费者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参与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电子地图制作,汇集并发布运动设施、线路、赛事活动及配套服务信息。提升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智慧化水平,逐步推广户外运动电子地图及“电子围网”。(州教体局牵头,州科技局、州林草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户外运动要素保障

(一)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夯实户外运动基础设施,补齐和强化户外运动所需的设施。积极向上争取,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冰雪、山地、水上、陆地等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支持汽车自驾营地、登山营地、露营地等建设。结合户外运动项目特征,着力建设为民惠民、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便捷可及的户外运动综合服务设施。运动区域设置标识标牌、设备寄存、临时休憩等配套设施,场地外围配备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装备维修、便捷医疗、快速补给、通信网络、餐饮住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服务设施。科学规划设置露营区域,大力发展露营经济,建设迪庆精品徒步线路的智慧化登山步道。积极争取建设体育公园、登山步道、健走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综合体、户外运动目的地等项目。(州发改委牵头,州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建局、州文旅局、州林草局、州教体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等平台在信息发布、品牌传播、资源对接、产业创新方面的平台功能,快速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世界徒步圣地”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户外运动经营主体来迪庆建立户外运动产学研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州教体局牵头,州文旅局、州科技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积极探索、创新户外运动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办理户外运动设施林地、草原征占用手续和自然保护地审核审批手续,划定合理区域、徒步线路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正负面清单、申请条件和流程,在户外运动组织中划分活动区域、设置运动线路、控制参与人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监督管理和行为约束。(州林草局牵头,州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水务局、州文旅局、州教体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户外运动人才保障。加大冰雪等户外运动人才引进力度,抓好冰雪等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相关教练员、领队、高山向导、营地指导员和户外运动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开设户外运动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户外运动人才培训和学历教育,创新户外运动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体育和旅游、户外运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世界徒步圣地”、高质量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奠定人才基础。(州教体局牵头,州文旅局、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户外运动安全保障

(一)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高危险性户外运动赛事管理,全面落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行政许可制度,制定登山徒步强制装备、领队强制陪同、人流限量、强制保险等行为规范,建立户外徒步线路的运营机制、安全工作和安全监管机制,强化户外运动赛事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订。建设和完善户外运动安全预警、救助、救援设施,特别做好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建立户外运动目的地风险等级信息库,及时更新发布户外运动目的地周边地区天气状况、地质环境条件、交通管制等信息,完善户外运动参与者信息管理和行迹追踪系统。(州教体局牵头,州公安局、州自然资源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应急管理局、州林草局、州消防救援局、州气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立多层次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体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公安、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救援协调机制,强化应急培训、预警控制、救援演练等工作,完善救援标识,优化救援流程,应用科技提高救援效能。推动构建运营单位、乡村、县(市)、州四级应急救援队伍;优先扶持公益救援组织发展,鼓励经过专业培训的户外运动志愿者组建救援团队,加快建立和完善救援、医疗、运输一体化的全方位水陆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协助省级建设配置有搜救直升机的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救援中心,组建云南山地救援迪庆队。整合救援资源,构建一体化指挥系统。督促各个登山、徒步线路、体育旅游景区运营责任主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建立政府主导、运营单位主责、乡村配合、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州应急管理局牵头,州公安局、州文旅局、州卫健委、州教体局、州消防救援局、州森林消防支队、州气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应急救援交流合作。加强与州外的户外运动救援技术交流合作,与大理、丽江、怒江共同构建户外运动救援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迪庆户外运动救援水平。强化专业团队与消防救援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强化队伍联勤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山地救援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救援队伍实操水平。(州应急管理局牵头,州公安局、州文旅局、州卫健委、州消防救援局、州教体局、州森林消防支队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范发展徒步活动工作专班和打造“世界徒步圣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建设迪庆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集聚区、体验区、冰雪经济、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等重大事项。三县(市)人民政府在区域内主责落实“两区建设”及“世界徒步圣地”建设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建立相应工作领导机制,项目化、具体化抓好贯彻落实。(州政府办牵头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将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建设、“世界徒步圣地”、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列入迪庆州“十五五”规划纲要,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落实国家支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各类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允许企业和社会体育组织依法依规承接赛事服务、场馆运营和徒步线路开发。(州发改委牵头,州财政局、州文旅局、州教体局、州税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建立透明规范、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户外运动市场环境,科学、公开、公平、合理确定徒步线路开发、运营单位。落实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和标准,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强化对户外运动产品质量监测及日常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州生态环境局牵头,州教体局、州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统一使用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标识,制作及安装全省统一的徒步线路标识标牌,打造“世界徒步圣地”户外运动品牌形象。加强户外运动文化建设,加大迪庆精品徒步线路、户外运动目的地、冰雪运动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力度。传播户外运动精神,倡导积极健康、低碳环保的户外运动生活方式,构建有利于户外运动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州委宣传部牵头,州教体局、州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