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38090030k/202500584
文  号
来 源
州生态环境局
公开日期
2025-07-10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7月10日《云南省德钦县下他洛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7-10 11:51     浏览次数:737   
字体:[ ]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德钦县水务局《云南省德钦县下他洛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做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10日-2025年7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7-8835259

传  真:0887-8223031

通讯地址: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阳塘路27号

邮编:674499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机构

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云南省德钦县下他洛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叶枝镇梓里村下他洛小组

德钦县水务局

云南博曦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云南省德钦县下他洛水库工程,项目代码:2105-533423-04-01-721173。本项目正常蓄水位高程为2225.00m,水库总库容123.63万m3,工程规模为小(1)型,下他洛水库是一座以集镇生活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由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枢纽建筑物主要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9.5m;输水工程管线总长29.22km,最大输水流量0.6681m3/s,其中生态下放流量0.046m³/s,输水管线起点坐标为东经99°4′11.457″,北纬27°46′21.162″,自东向西输送约3.756km后进行分流,右支管沿现有德维公路布设13.743km明管往梓里村、捧八村和巴迪村供水;左支管沿现有德维公路布设11.72km明管往叶枝镇方向供水,在分水至新洛村后,左支管最终接入叶枝镇水厂。项目总投资约35423.2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82.4万元,占总投资的1.08%。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1) 工程建设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禁止盗伐树木、花草。对施工区裸露地面,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

(2) 项目施工工序尽可能减少项目占地,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开挖,不得随意扩大开挖范围,尽量减少对土地植被的毁坏。

(3)临时堆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等必须在工程完工后、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立即进行平整覆土种树、植草,以尽快恢复植被。

(4)对临时占用的可恢复耕地进行复垦,恢复农业生产。

(5)永久占地的生态恢复重点是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永久占地两侧植物的保护,水库枢纽区要进行绿化,绿化宜采用当地树种、草种。

(6)在施工过程中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荞麦进行挂牌保护,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7)严禁任意扩大施工区域,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8)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施工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发放保护动物宣传册等形式,教育施工人员,通过制度化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

(9)严禁夜间施工,惊扰野生动物。

(10)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优良设备,严格规范施工,特别注意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动物的惊扰。

(11)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应交给林业局的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1)禁止废弃土石方进入河流污染水体,雨季施工则应做好挡护和截排水工作以减少地表径流携带的泥沙,以减免对鱼类及两栖类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2)施工废水及施工生活污水采取处理后回用和作为降尘洒水,不对外排放。

(3)严禁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渣土排入河道,污染河水。

(4)严禁施工人员使用炸鱼、电鱼等方法捕鱼。

(5)建设生态流量下放装置,避免河道产生脱水现象。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截排水沉砂池废水:建设方拟在弃渣场(即为拉八科弃渣场)排水沟末端设置一个有效容积为26m3的沉砂池,初期雨水经沉砂池沉淀后用于项目区周边绿化,不外排。

(2)设备车辆冲洗废水采用“隔油+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包含1座25m3的调节池和1座容积为25m3的回用水池。冲洗废水处理后进入回用水池,用作混凝土拌和系统用水,不外排。

(3)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设3座容积为10m3的简易沉砂池,3座容积为15m3的中和沉淀池,3座容积为15m3的回用水池,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经简易沉砂池、中和沉淀池处理后进入回用水池,用作混凝土拌和系统用水,不外排。

(4)基坑废水:采取基坑内静置沉淀后优先用于降尘,不外排。

(5)围堰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周边旱地灌溉,不外排。

(6)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项目生产生活区内设旱厕,建设方委托当地农民定期进行清掏。同时,本次评价要求建设方在3个生活区内分别设置1个容积为1m3/d隔油池和1个容积为2m3/d的沉淀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作灌溉用水。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选择噪声值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选用低噪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程并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做好施工道路养护工作,减振降噪。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中午12:00~14:00之间进行施工,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进行施工。

(3)优化施工顺序,闲置设备应关闭,不空载运行;合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尽量避免同时集中使用多个大噪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文明施工。

(4)施工爆破要制定周密计划,避开休息时间定时施放,并控制放炮频率。

(5)对于运输车辆噪声,要求运输车辆限制车速,减少夜间运输量,在靠近居民区附近时应限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减少或杜绝鸣笛,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6)应在施工地周边张贴施工进度,加强与周边敏感点居民的沟通与协调。

(7)项目施工期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要求的规定进行施工。

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物料管理,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总平面布置进行码放;

(2)粉粒物料堆放进行采取遮盖+洒水降尘措施;

(3)注重降尘作业,在旱季严格实施施工道路及场地洒水降尘措施,特别是在风大时节,增加洒水频次。

(4)合理规划,缩短施工时限。

(5)受空气污染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等。

(6)渣土运输车辆严格执行《建筑渣土安全运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基础台账,运输车辆在装运过程中,必须盖平箱盖,严禁超载。

(7)在施工爆破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和爆破要求选择恰当的爆破方法,并且优先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如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缓冲爆破和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

(8)露天爆破时先用湿草袋覆盖爆破面,并且严格控制单孔装药量,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量。

(9)在爆破集中区,非雨日每天的早、中、晚各洒水一次,以加速粉尘沉降速度,削减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控制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10)食堂内配套建设1套风量为5000m³/h、净化效率大于60%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收集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2.0mg/m3要求,做到达标排放。

6、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1)生活垃圾禁止随意丢弃,由垃圾桶统一收集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堆放。

(2)施工场地布置固定弃渣场和临时堆存场。

(3)建筑垃圾采取专门方式,单独收集,其中可再生利用的部分回收出售给废品站,不可再生利用的部分用车清运到指定的专门垃圾处理处置场进行处理处置。

(4)沉淀池污泥集中收集后回用于混凝土生产系统,用作生产原料。

(5)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建设一个占地面积为5m2危废暂存间,机修产生的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一部分用于回用,剩余部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6)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打扫,产生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全部清运走。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林地及耕地恢复原使用功能;对因施工期间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临时占用的植被、渣场及各种施工迹地,工程结束后必须结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通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

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1)下闸蓄水期间由坝前抽水机向下游供水,保障蓄水初期生态流量0.046m3/s。

(2)下他洛水库工程设置生态流量在线监控设施,具体生态流量管理须由相关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

(3)加强管理,定期做好清沙、清淤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工作,重视库区的绿化工作及库区的清洁卫生,并对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保证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要求。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水库管理所水污染防治措施:水库管理所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以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表1城市杂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限值后用作项目区绿化、降尘用水,不外排。

(2)水库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进行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并根据划分结果纳入日常管理。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食堂油烟经配套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2)无组织排放汽车尾气通过自然扩散和绿化吸收后自然扩散。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生活垃圾:使用带盖式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村寨垃圾集中堆放点,最终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化粪池污泥:少量,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消耗。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