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文  号
来 源
迪庆州非遗中心
公开日期
2025-03-10
非遗贺新春丨“非遗过大年” 在传承中绽放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魅力
发布时间:2025-03-10 09:53     浏览次数:1051   
字体:[ ]
打印

2025年春节,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非遗版"春节。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圆满落下帷幕,迪庆州旅游市场在春节期间持续呈现出火爆态势,共接待游客103.7万人次。云南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世界的香格里拉”,文旅融合成效显著,特色活动精彩纷呈。迪庆非遗过大年,游客和市民一起领略迪庆文化的深邃与独特,感受雪域高原上的非遗魅力。


多民族歌舞汇聚

春节期间,来自迪庆各地的传承人、民间艺人在“村晚”的舞台上,展示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歌舞,如藏族的弦子舞、锅庄舞,傈僳族的阿尺木刮等。

1月30日上午(大年初二),2025春节文化惠民暨欢乐香巴拉系列活动在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州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献上了《建塘仙鹤舞》《欢乐幸福香巴拉》等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场气氛热烈,演出高潮迭起,吸引了各地游客驻足观赏。

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德钦县飞来寺观景平台热闹非凡,一场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新春喜悦的“2025乙巳蛇年,梅里村晚贺新春”活动在此如期举行。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震撼开场,瞬间将现场新春氛围推向高潮。藏族弦子舞登场,精湛的表演,让德钦悠久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德钦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与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深入了解德钦的文化魅力,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1月30日,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兴隆村“第二届糖食文化艺术节”在兴隆村红色文化研学教育基地举办,众多村民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在“庆新春迎蛇年”文艺汇演现场,村民们纷纷穿上绚丽多彩的多民族服饰,用灵动的舞姿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纳西族舞蹈《丽江三部曲》、彝族舞蹈《子莫格尼》、藏族舞蹈《强巴取桑》、白族舞蹈《霸王鞭》......精彩歌舞表演轮番上阵,不仅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更有对民族团结的深情歌颂。


   维西县中路乡庄子村民小组举行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村晚,非遗传承人与乡村文艺人才各展才艺,引得村民们纷至沓来。

640 (5).jpg


大年初四德钦巴迪乡罗义村罗通组村民在寿国寺祈福活动。弦音阵阵,水袖飘扬,弦子舞起,年味十足。

640 (6).jpg

极具特色的节目接连上演,每一个都饱含着浓浓的年味,生动地展现出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描绘出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长卷。


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展示


除了歌舞表演,迪庆的各种传统技艺展示,如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藏族木碗制作技艺、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等展示。这些技艺都是迪庆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640 (7).jpg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主要分布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

在藏族匠人的巧手之中

一捧捧泥土与火焰共舞

仿佛一场魔法盛宴精美的陶器浴火而生

他们用心触摸土地的脉搏

用智慧驾驭烈火的狂放

一件件黑陶

又犹如神秘的精灵

跃动在历史长河中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见证着高原的沧桑巨变


藏族木碗制作技艺

640 (8).jpg

在藏族人的生活中

木碗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件器物

喝茶、吃饭、盛糌粑

到处可见木碗的身影

德钦县奔子栏镇的木碗制作技艺

在茶马古道久负盛名

对于当地手艺人来说

藏木碗不仅是饮食器具

还是可以一代代流传下去的手工艺品
不论从用料和制作工艺

木碗手作艺人都用他们的智慧

让木碗一生不朽,长此相伴


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

640 (9).jpg

迪庆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产品

以传统的藏族群众族用品和首饰手工为主

凝聚着藏族群众族勤劳勇敢、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

和心灵手巧的内心特质、审美情趣

在漫长岁月里

藏族金银铸造工艺

带着古老传统的温度

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守护下传承至今

它宛如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散发着浓郁且独特的民族风情


藏族服饰制作技艺

640 (10).jpg

迪庆藏族服饰制作技艺

宛如一场指尖上的舞蹈

手艺人们用巧手将五彩的布料

剪裁拼接从柔软的氆氇

到华丽的绸缎

无论是精美的藏袍、灵动的邦典(围裙)

还是独具特色的头饰

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匠人的心意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对美的追求

他们用细腻的制作技艺

绽放出独属于迪庆藏族的文化魅力


藏医药(藏医骨伤疗法)

640 (11).jpg

迪庆藏医药发展历史悠久

藏医药资源丰富

在人类发展之初

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先民

便产生了“向自然要医药”的宝贵经验

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疾病治疗方法

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实践

生长于高原的珍稀草药

被历代藏族医学的先驱者们赋予了

疗愈伤痛的力量

使骨伤疗法

成为藏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明珠

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

多民族聚居的迪庆,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这些节庆不仅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迪庆多元文化魅力的窗口。


 拖顶村的节日“达金”


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拖顶村都要过一个隆重、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被当地藏语称为“达金”,直译过来是盛大的射箭节。

 初六早晨,村中凡是能爬山的男人们吃过早点后,就要出发到村背后的“日达甲古夏木”神山上去焚香祭拜。

结束了在两座神山上的焚香活动以及对德批先祖的祭拜后,队伍就返回村寨。

此时,村中的妇女们已经在村口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醇香的青稞美酒,列队等待着焚香队伍。当队伍到达后,迎接队伍要唱起迎宾的长调“色嘞”,并将队伍迎接到村中公用的活动场地中。在这里,还要跳一曲长调锅庄舞(“热瓦”)--“达仁那拉嘎玛茸”(曲名)。


午饭后,人们便要准备上弓箭,集中到拖顶村一个特定的射箭场地——“达然通”(射箭坝)开始射箭比赛。

 其余人等都要集中到箭场周围观看箭手们射箭箭场内将人头攒动,热闹异常。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喝着青稞美酒,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之后酒歌升起,人们围着篝火,放开歌喉,迈开舞步,跳起锅庄舞。那歌声将响彻天宇,那舞步将地动山摇,直至耀眼的日头升起在东方高高的山头。

640 (16).jpg




奔子栏传统节日“拉斯”


“拉斯”是奔子栏一年一度特有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年后几天。当天,人们身着盛装,煨桑、祈福、转经、吟唱、起舞。

春节对奔子栏的藏民来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当地藏胞借春节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整个节庆活动热闹非凡。

初一,儿童、大人穿红着绿,进入了一年的伊始。这时,晚辈们便带着礼品去给长者拜年到了晚上弦子、锅庄开始。初二,全体村民,以家为单位,带着礼品去喇嘛寺祈福。初三或初四,主要是上坟的日子。

初五,初六这两天,主要是朝拜神山的日子。

在春节中,他们进行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庆山神、敬山神、与神同乐的“拉斯”活动。这一“拉斯”活动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奔子栏的传统“拉斯”习俗(来源:德钦电视台)

     在这节庆活动中,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中的佛教、东巴教、自然崇拜,中原内地的敬神活动等等宗教内容以及多种民族的习俗综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茶马古道上文化的一大特色一一多文化的交融汇合。这就是茶马古道的文化,是滇、藏、川文化中盛开的一枝奇葩。

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非遗的魅力,领略云南的独特文化。197个村级单位,上千场文化活动精彩上演,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次心灵之旅,让参与者能够深刻体会到非遗背后的精神内涵。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