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704538231/202000025
文  号
来 源
州应急局
公开日期
2020-12-03
【监管举措与进展】迪庆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12-03 11:07     浏览次数:2908   
字体:[ ]
打印

迪庆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加强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

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根据州委、州政府领导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陈豪书记近期调研楚雄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州重点项目特别是公路、铁路、水电等工程在建和已建桥梁隧道(涵洞)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决定在全州范围内开展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决守住重点项目不发生重大事故的底线

(一)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在建和已建成重点项目桥隧占比高,加之受灾害天气、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接近年底,人流、物流集中活跃,部分企业在建项目为突击完成全年任务,抢进度、赶工期、超强度超能力生产经营建设安全风险不断增大。

(二)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县、市,开发区管委会,州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要求,结合全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1月全面部署深化重点项目特别是公路、铁路、水电等工程在建和已建桥梁隧道(涵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工作落实到基层和项目一线。

(三)压实主体任。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定责任主体,企业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领导班子要带队督促指导所管重点项目有关生产经营建设责任单位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二、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项目重大安全风险

(一)突出四个重点。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四个重点,即:突出公路、铁路、水电、市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突出已建和在建桥梁、隧道、涵洞、高边坡等,突出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突出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

(二)抓住两个关键。在建项目关键是预防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坍塌事故,重点要排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起重机械、架桥机、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规作业行为;建成项目关键是预防中毒窒息、爆炸爆燃、坍塌等事故,重点要排查通风不良、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物质情况,周边疑似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山体和边坡,安全防护和应急设施设置情况以及通风、排水、照明、消防等设施设备的运转情况。

(三)建立两个清单。要指导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各有关责任主体,进一步细化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建立动态的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及时向属地政府报告重大隐患情况,并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

责任单位:各县市党委、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重点项目;州交通运输局负责公路(铁路)建设项目,州住建局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州水务局负责水利建设项目,州能源局负责电站建设项目。

三、加强监督、确保实效

(一)严格监督执法。县、市,开发区管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结合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摸清重点项目底数和重大隐患突出问题情况,集中组织专门力量,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各级安委办要加大约谈、考核和督查力度

(二)强化问题整改。县、市,开发区管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督促所管生产经营建设单位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采取专家检查等方式,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真正发现看不到、想不到问题,并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特别是引发事故的,要依法严厉查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深刻汲取教训。要认真汲取临沧市凤庆县云凤高速安石隧道“11·26”重大事故教训,严格控制现场作业人数,严禁隧道初支、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足,严禁隧道不按规定方法开挖及安全布局超标,严禁隧道施工不按规定开展围岩监测和超前地质预报。严禁在安全条件不能确保的情况下,盲目抢工期,抓进度。

请各县、市,开发区管委会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务局、能源局和有关企业,于2020125前,将有关工作情况反馈安委办。联系电话:08873069662,13308871779dqzawb@163.com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