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鉴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建议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性别平等教育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公平的发展机会,提升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州教体局高度重视学校性别平等教育,致力于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推动各校在现有课程中融入性别平等教育内容。例如,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生物课、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同时,部分学校会抽出综合素质课专门教授性别平等,受到学生欢迎。
2.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营造了重视性别平等的校园氛围。例如,联合妇联、卫健委等举办“性别平等”主题教育宣传、“青春期知识”宣传等活动,包括讲座、团队会、主题班会等,增强了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3.示范创建
2020年,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省妇儿工委办、省教育厅、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省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云妇儿工委办〔2020〕7号),我州对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高度重视,对省级示范学校进行了申报和推荐,经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审定确定了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2个省级试点示范学校,分别为州藏文中学、维西县民族小学,并于2023年参加了现场教学培训。
3.家校合作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性别平等教育网络,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消除家庭中的性别偏见和歧视,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能感受到性别平等的氛围。
二、工作成效
1.性别意识提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学生和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显著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更加尊重彼此、平等待人的态度。
2.课程改革初见成效:性别平等教育内容逐渐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部分学校的性别平等选修课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课堂参与度高。
3.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性别平等教育的认同感提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性别平等理念的贯彻。
三、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专题培训较少,性别平等教育的专业师资仍然不足,部分教师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
2.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学校之间在性别平等教育资源上的差异较大,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方面遇到困难。
3.家长观念差异:部分家长对性别平等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致,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强师资培训: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偏远地区教师的支持,提升他们的性别平等教育能力。
2.丰富教育资源:开发更多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性别平等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3.深化家校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性别平等教育的认知和支持,形成更强的教育合力。
总之,我们将依据曹委员的建议,持续推动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强化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融入,为构建和谐、公平、包容的社会贡献力量。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州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