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迪庆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77号建议的答复
立青此姆代表:
您在迪庆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77号建议,已交我们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迪庆州“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您的建议切中要害,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内在统一性,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我们完全赞同您对保障粮食安全极端重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迫切性的深刻阐述。迪庆州作为高原地区,耕地资源有限(特别是高稳产农田占比不高),生态地位重要,气候条件独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特殊的挑战。我们深刻认识到:
1.粮食安全是底线:确保州内主要粮食品种(青稞、马铃薯、玉米、小麦等)的有效供给,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民生福祉的基石,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
2.农民增收是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也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3.二者辩证统一:保障粮食安全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又能有效提升农民种粮意愿和能力,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粮食生产。关键在于找到符合迪庆实际的结合点和实现路径,实现“稳粮”与“增收”的互促共进。
二、 迪庆州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平衡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1.严守耕地红线,夯实生产基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抗灾能力。探索推广适合高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等模式,保护耕地地力。
2.稳定粮食面积产量,优化种植结构:分解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到县市、乡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特别是青稞、马铃薯等主要口粮)。实施“粮经饲统筹”,在保障基本粮食作物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如中药材、特色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等)和高品质饲草料,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例如,在适宜区域推广“粮药套种”、“粮菜轮作”等模式。优化品种结构,推广高产、优质、多抗、适销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如优质青稞品种)。
3.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单产效益: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收获等节本增效技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科技示范户,提升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重点突破青稞、马铃薯等单产瓶颈。
4.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以中药材(当归、木香、秦艽等)、高原夏秋反季蔬菜、特色水果(葡萄、苹果)、食用菌(松茸、羊肚菌等)、牦牛藏猪养殖等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区域公用品牌(如“香格里拉”)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5.落实惠农政策,激发内生动力:不折不扣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风险,保障基本收益。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补偿机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力度。
6.促进三产融合,拓展增收空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青稞、马铃薯、中药材等的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依托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吸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迪庆的实践:强化耕地保护与建设,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向粮食主产区域倾斜,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提升。强化科技赋能,加大高原适应性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力度,重点突破青稞、马铃薯等主粮作物良种选育、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抗旱、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民技能培训。
2.优化产业结构,探索“稳粮增收”特色模式:精准实施“粮经饲统筹”,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核心区域种粮属性。在非核心功能区,更加灵活地引导发展高效益的特色经济作物和优质饲草料,形成互补优势。大力推广“青稞+饲草”、“马铃薯+蔬菜”、“林下药材/食用菌”等复合种植、立体种养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综合产值。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资源扶持壮大中药材、高原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强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产地初加工和冷链物流设施,减少产后损失,提升议价能力。
3.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精准落实并优化补贴政策,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研究探索对种植特定口粮作物(如青稞)的差异化补贴或奖励政策,提高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金融保险支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开发符合迪庆特色产业需求的保险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融资难题。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全程或关键环节服务,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4.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参与分享增值收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合作社。鼓励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让农民稳定分享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或参与特色产业发展、资源盘活、服务创收等模式,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村民增收。
5.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持续打造提升“香格里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讲好高原绿色、有机、生态故事。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对接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探索建立稳定的州内外产销对接机制。
6.强化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在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下,农业农村部门将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草、水利、商务、金融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压实县乡两级政府责任,将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纳入相关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妥善处理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是迪庆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和长期任务。我们将以您的建议为重要参考,坚持系统思维,立足迪庆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持续探索创新,强化政策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迪庆高原特色的“稳粮兴产、富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州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9日
(此件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