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285256Y/202100193
文  号
来 源
州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1-05-24
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迪庆州农村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24 11:09     浏览次数:2570   
字体:[ ]
打印

为详细了解农村地区消费政策落实情况、农村电商发展情况、收集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关于组织部分地区做好2021年上半年贸易外经司重点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4月中旬,迪庆州统计局联合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供销社、国家统计局迪庆调查队开展“农村市场重点选题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市场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村市场的投入、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居民收支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结构实现优化升级,消费水平全面提升。

(一)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提升。2020年我州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0074元,比2016年的5792元增加4282元,累计增长73.9%,年均增长14.8%。消费由必需型逐步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变,从以前单一的储存式、传统式消费观念转变为现在的需求享受,汽车住房和大型电器等耐用品成为消费亮点。据统计,2020年迪庆州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03.81辆/百户,比2016年的24.63辆/百户增加了79.18辆,增长率达351.5%。

(二)稳步推进农村消费政策。

1.推进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全州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效缓解农产品流通不畅,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16年-2020年底,全州实施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项目15个,扶持资金400万元,涉及全州十一个乡(镇)村。

2.助力扶贫消费。截止2020年底,全州通过各途径开展“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达6908万元。其中:全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积极购买扶贫产品,全州三县(市)和州级单位共计开展消费扶贫金额3072万元(职工消费1940万元,工会消费1132万元);上海市东西部帮扶实现销售金额740万元;中央和省级定点帮扶单位通过现场促销直播带货方式及购买挂钩村农特产品等方式,实现销售金额达1066万元;南方电网在维西县的农特产品扶贫开发公司实现销售金额达1650万元;农行迪庆分行积极创新手段,通过“农行扶贫商城”,外销农特产品超过160多万元;建设银行迪庆分行通过“善融商务”平台及开展带货直播,实现销售金额超过120多万元;迪庆州商务局协调迪庆石油、石化,并组织本地产品进驻中石化易捷便利店、中石油便利店,累计销售额达100多万元。会展促消费第一站德钦县奔子栏镇现场销售额219万元,第二站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现场销售额2223万元,第三站维西县保和镇现场销售额1213万元。

(三)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及网络销售发展。

1.农村电商项目全面推进。通过实施2016、2017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现全州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截止2021年3月全州已完成3个县级电商务中心、27个乡镇服务站、139个村级服务点,其中建档立卡村114个,服务站点覆盖建档立卡村110个,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84669人/次。累计开展培训8014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79人/次,新增网商311人。

2.网络销售稳步增长。依托三县(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网交易数据采集工作,2020年全州完成网络交易25716.87万元,同比增长23.3%。公共服务中心销售额达4622.3万元。2021年一季度全州完成网络交易5612.48万元,与2019年相比网络交易同比增长32.3%;与2020年相比网络交易同比增长131.3%,网络零售2465.7万元,同比增长112.4%。

3.做好企业培育。发挥聚集效应,依托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强化县域电商企业孵化,以电子商务服务商为主,培育当地电商企业,帮助本地企业、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等把好货卖出去,切实增加农户收入。目前,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入驻企业有35家,成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推广的主力军,带动了全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州近216家电子商务服企业长期活跃淘宝、京东、苏宁、微商等电商平台上,促进了我州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加快特色农业产业的培育。

1.品牌建设步伐加快。迪庆有着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充分发挥州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初级农产品藏香猪、白瓜子、松茸、杂粮系列产品和具备包装的牦牛肉、牦牛乳酪、茶叶等产品的代销服务,积极探索开展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品一标”、“QS”、“原产地”认证、产品的商标注册、绿色环保包装设计等一系列品牌培育工作,初创了“维西山货”、“森吉尼达”等地方品牌,“梅里雪山物产”“云品香巴拉”“维西山珍”等一批县域品牌正在加快打造中。

2.企业产业链提速增效。依托高原丰富的资源,结合县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州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快速提升。根据调研情况,最具代表性的“香格里拉龙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维西供销药材土产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以开拓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为目的,在完善自身产业功能、创造一流企业的前提下,实行种植、养殖的规模经营;本着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经营理念,按照“公司+基地+农民+订单”合作共赢模式,走富农强企的发展道路,实施种植业为统一育苗(种)、供苗(种)、栽培、肥料、防治病虫害、收割、统一交货的“七统一”产业链;养殖业为养殖、生产、加工、供货、销售于一体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大好环境下,公司与农户互惠、互利、相互发展的优越趋势。

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

全州农村消费市场以政策为引领,以开拓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为目的,在完善自身产业功能、创造一流企业的前提下,实行种植、养殖的规模经营;本着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经营理念,按照“公司+基地+农民+订单”合作共赢模式,走富农强企的发展道路一是方便当地农户的农副产品销售便捷减轻运输成本,让贫困地区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提高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各种项目的落实为农户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轻当地人口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能找到适宜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使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改变单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迪庆地处“三江并流”腹心区,有着“高寒”、“峡谷”、二半山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地广人稀的以藏族为主导民族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及生活习惯,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市场发展任重而道远。

1.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薄弱。迪庆地处高原,农产品种类单一、生产周期长、初级农产品多,不同区域的农作物在品质和产量上存在差异,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存在一定难度。

2.农村居民居住较散,集中消费难度大,且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推进力度不够,资金有限。

3.农产品供求狭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开发新型的,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意识不强。

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改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布局“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市场流通设施不完善、产品标准化水平低,城市便利店、菜市场、生活服务网点以及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农集贸市场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进一步打通生产、销售渠道,提迪庆特色产品“走出去”的质三是继续加强政府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引导各生产企业积极有效配合政府开展各类消费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平台、捕捉商机,加快发展四是继续在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构建促进农村消费长效机制上下中功夫、作好文章,发挥好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签发:李红英 审稿:魏承华 拟稿:杨芃 电话:0887-8227731


主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长征大道21号 运维电话:0887-8226712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