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迪庆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委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稳定粮食生产,突出抓好生猪产能恢复,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季度全州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1、 农业生产情况
(1)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农业总产值4810万元,同比增长16%,林业总产值4846万元,同比增长4.2%,牧业总产值27409万元,同比增长6.9%,渔业总产值464万元,同比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1880万元同比增长8.8%。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428万元,同比增长6.4%。
(2) 春耕春播有序推进。2021年全州耕地力保护补贴3358万元,高产创建资金已到位325万元。一季度,全州大力开展粮油菜的土肥、植保等技术培训与指导,为农户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春耕春播顺利进行,已完成春耕播种24.8万亩。
(3) 畜牧生产恢复加快。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畜禽养殖生产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弱,全州加快生猪补栏和在建续建规模养殖场建设进度,生猪产业正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一季度,生猪出栏9.7万头、牛出栏1.02万头、羊出栏2.6万只,分别增长2.29%、2.12%和1.59%。肉类总产量0.93万吨,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0.721万吨,增长1.85%。禽蛋产量0.02万吨,增长6.63%水产品产量422吨,增长11.6%。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生产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全州耕地80%为坡地,灌溉等现代农业设施相对较少,气候条件依然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今春以来降水量显著偏少,随着春耕生产用水高峰期到来,春耕生产缺水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二)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力成本攀升。目前,农村“老人农业”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难”,即抗灾救灾难、抢季节性收种难、科技应用难。由于农村劳力紧缺,用工价格逐年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三)生猪养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虽然畜牧业生产已呈恢复性增长,但今春非洲猪瘟在部分区域相继发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生猪生产风险增加。同时,随着市场供应量的逐渐充足,生猪价格将理性回归,养殖收益会随之下降,一定程度上将降低养殖户的热情。
2、 对策与建议
(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道路、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固定的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养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保障农业生产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2)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发布工作,使农民提早做好应对灾害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同时做好春季作物的追肥和田间管护,力争夏收粮油丰收。
(3) 加大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及农村妇女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村留守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变,弥补当前农村技术与劳力不足的问题。
(4) 加强畜牧业疫病防控。一是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消除畜牧业养殖风险,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二是落实稳定生猪生产,促进养殖场规模化程度,大力推进养殖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支持养殖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全市畜牧养殖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撰稿:和韵梅 审稿 :魏承华 签发:李红英 电话0887-822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