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工业经济总体保持高开稳走、稳中有升,工业投资增速加快,非公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良好。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呈现“4好3增1下降”的运行特点:
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态势好。1-9月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3亿元(含梨园电站),同比增长14.04%。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3%。
(二)重点行业主要产值完成情况好:从1-9月各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情况看,电力、矿产、建材、生物产品四大行业,仅生物产品加工业同比下降(生物行业实现产值7.75亿元,同比下降11.39%),电力、矿产、建材均实现增长。其中:矿产业实现产值5.61亿元,同比增长60%;建材行业实现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10.39%。
(三)规上工业生产形势好。1-9月全州规模以上停产企业1户,较去年同期减少1户;从前三季度各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预计完成情况看,呈“4增3降”:铜精矿含铜产量12000吨,同比增长38%;水泥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2%;全社会发电量为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0%;干酪素产量507吨,同比增长136.5%;食用油产量499吨,同比下降36%;工业饮料酒产量7692千升,同比下降27.3%;松茸产品产量244吨,同比下降9.59%;
(四)规上工业经济效益好。1-9月,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万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预计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6亿元,去年同期-1.82亿元,同比减亏2200万元。
(五)非公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1-9月份,全州非公经济预计完成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5.5%,预计完成州级目标任务97亿元的63.92%,预计完成省级任务101.8亿元的60.9%。
1-9月,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工商登记人数预计达99408人,同比增长9%,超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增长6%(即完成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98711人)。
电信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今年我州开通4G业务,电信行业业务总量实现较快增长,1-9月全州电信业务总量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7.05%,超全年目标任务22.0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总体增长。1-9月全州预计完成工业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非电工业投资预计完成3.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12.4%。13个州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3亿元,占非电工业投资的36%,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41亿元目标任务的92%。
节能降耗指标明显下降。1-8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7.4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2 %。1-9月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3%,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0.1%的责任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前三季度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虽然今年以来增幅一直排名全省前列,但全州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总量的占比小,基数非常小,工业经济增速变化对全省总量变化微不足道。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我州大部分国土面积被划定在生态红线内,区域内工业企业全部停产,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式。
工业投资后劲不足。随着两江大水电站建设项目投入放缓,普朗、红牛等重点企业逐步投产,面临“新项目少,大项目缺”的尴尬局面,导致非电工业投资明显下滑。
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物流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州招商引资毫无先天优势,加上融资、税收、电力、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强,导致招商工作推进难度大。
三、四季度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针对前三季度我州工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季度将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抓目标,做好目标任务跟踪督查。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抓实省政府、州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切实抓好跟踪检查和督促工作,紧扣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的目标不放松,积极培育普朗铜矿、大唐水电、红牛矿业等企业升规达规,争取年内达规。
抓增量,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的管理和扶持,通过一系列“稳增长”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规模;二是继续抓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续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三是加大招商力度,引进省内外优强企业入驻迪庆,促工业形成新增长点,实现新的增量。
抓保障,协调保障工业生产要素。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预警预测,做好煤电油运情况日常监测,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及运行态势,做好综合协调工作,不断提高要素保障的能力。
抓服务,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帮扶、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宣传和银企对接借贷项目申报工作,通过定期开展政银企融资项目对接活动,开展政府搭台,银企良性互动,促进银企合作,切实转变银行惜贷、慎贷观念,加大金融支持地方重点产业发展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抓谋划,引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紧扣州委、政府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认真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和困难问题,努力挖掘企业发展潜力,找出推动我州工业经济稳步推进的好路子、新路子,共谋企业新发展,力争我州重点产业发展、非公经济发展、节能降耗和信息化发展实现新跨越。